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4273 字 10個月前

正是因此,盤踞在湟水穀地的羌人,一直很難融入吐穀渾,在這個時代,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本來就因為文化認知、生活方式的不同,相互之間以衝突為主,甚至爆發劫掠戰爭也不是什麼不常見的事。

所以羌人至始至終都是作為藩屬受到吐穀渾的庇護罷了,並沒有徹底成為吐穀渾的一部分。甚至諸如梁屈蔥所率領的部落,因為遊牧的地方靠近湟水穀地,所以和羌人之間還有攻伐。

再加上羌人這裡本來就是吐穀渾所能占有的為數不多可以開墾的地方,自然也就意味著羌人必須要在高原上水草不豐美的時候承擔吐穀渾很大一部分糧食供給,正是因為吐穀渾的威脅和壓迫,讓羌人和吐穀渾之間一直若即若離。

要不是中原王朝更加強大,讓雙方都有唇亡齒寒的感覺,恐怕兩邊本身早就已經打起來了。

而現在,自然不存在什麼中原王朝的壓力問題了,因為吐穀渾的主力都已經被大漢一戰殲滅,而羌人也被蕭摩訶一路打的連連求饒,洮水流域這羌人的傳統聚集地都已經完全落入大漢的手中,除此之外,蕭摩訶還一路蕩平了湟水穀地,大多數的羌人營寨都選擇了臣服。

不過蕭摩訶並沒有和羌人爭奪穀地之中為數不多的耕地,而是一路率軍繼續向前推進。

他本來就抱著能夠一路殺入伏俟城的心態,而沿途尋找大片耕地,也是另一個主要目的。

目前發現的這一片土地,因為距離吐穀渾的核心區域——青海周邊太近,所以羌人之前雖然知道,卻並沒有在此開墾,不然種的糧食到時候豈不是都便宜吐穀渾人了?

而對於蕭摩訶來說,當然沒有這個問題。

他還巴不得吐穀渾人衝上來搶奪糧食呢,正愁沒有辦法把你們聚集在一起揍一頓。

他已經做好了帶著軍隊在此長期駐紮和開墾的準備。

此地之重要,征戰多年的老將軍,一眼就能看出來。

隨軍的幾個羌人首領,跟著勘察的隊伍走了一圈之後,也都笑眯眯、搓著手走回來。

他們並不害怕漢人,甚至已經和很多漢人建立了不錯的友誼。

原本漢人距離太遠、吐穀渾距離太近,信息上的缺少以及羌人和漢人之間一代又一代的宿怨,讓羌人一直不敢和大漢過於親近,生怕大漢反手就來一個滅族。

現在不容的他們不親近了,漢軍的旗幟已經飄揚在他們的村寨上,漢軍將士已經駐紮在村寨中。

可是等到漢軍一來,羌人們才發現,大漢好像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可怕。

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占用的房屋,全部都按照價格支付住宿費,而且隻要村寨內外還有能夠安營紮寨的地方,漢軍就不會主動占用屋舍,甚至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回過神來的羌人們熱情邀請進去的。

有幾個想要偷竊羌人物品的士卒,更是被吊起來抽的皮開肉爛。

這本來就是大漢軍隊嚴格的軍紀所在,自從這支軍隊被組建之後,就一直遵從著這樣的紀律。

真正支撐這樣紀律的,實際上並不是士卒的生性就有多麼善良。甚至就算是善良的人,經過一場又一場奮戰和殺戮之後,也總是希望能夠通過劫掠等等來達到發泄的目的。

曆史上往往很多精銳的部隊,也都有燒殺搶掠甚至於屠城的曆史。

戰鬥結束後,將領總是需要找一些辦法來讓將士們發泄的。

而且很多軍隊的餉銀本來就入不敷出,將士們也隻有通過劫掠才能獲得錢財,不然豈不是白白賣命了?

然而這樣做,隻會導致惡性循環,被占有之地的百姓,至少這一代人是不會對占領者產生多少忠誠的,鬨得我們家破人亡了,還想要我們給你賣命?

這自然也就埋下了叛亂的禍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