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曹魏時期的夏侯氏和曹氏一樣。
正是因此,李藎忱才把楊素放在太尉這個位置上,出身文官卻管理武事,實際上也是借助楊素八麵玲瓏之性格,調和各方矛盾,並且還能保證在矛盾難以調和的時候,這個關鍵位置依舊為皇室所掌控。
不過隻是憑借這些人,顯然是很難支撐起來元從派係下一代的。
南北官員隻會源源不斷的產生,而元從派係都是因為有從龍征戰之功而能夠躋身朝堂甚至掌握大權。等到他們的下一代,可不見得就有這樣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會被排擠出去,等到再下一代,十有八九就隻剩下祖輩傳下來的爵位了。
大漢之爵,並非世襲罔替,而是代代降級,因此不好好努力,連爵位可能都沒了。
李藎忱不能依靠硬是提拔這些勳貴的無能之後輩來維持元從派係的規模,所以他隻能選擇在書院上下手。
把一部分學生變成天子門生,這就是最簡單的辦法。
天子門生,會變成這些還沒有步入社會、本身沒有什麼官銜和名號的學生最深厚的背景,大家都會把他們當做天子門生、當做陛下的人來對待,自然不可能虧待。而他們也會從中收到好處,從而更加願意坐實自己這天子門生之名。
如此一來,他們的效忠對象,自然而然的就不是朝中某一個團體,而是皇室。
不管從什麼角度上來講,他們都已經和元從係臣子沒有區彆。
不過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成為天子門生的。
各個頂級書院的第一屆學生,作為大漢新的教育體製成功建立起來的象征,自然都是天子門生,他們都是受到過李藎忱親自接見,甚至聆聽過陛下教誨的。
尤其是李淵等人,那是真的曾經追隨陛下平定江南世家叛亂的。
有從龍之功。
在此之後,每個書院之中都隻有學習最優秀或者在某些方麵最為突出的,才能獲得如此殊榮,而且每個人也都需要經過李藎忱的親自考核。
畢竟李藎忱需要的,是精兵強將,是能夠服眾並且可以維持秩序的人。元從係起的就是朝中定海神針的作用,人多了不見得就有用。
李淵,顯然就是李藎忱選定的元從係重要接班人之一。
這家夥雖然不是個老實人,但是李藎忱不能白白丟下如此人才不管不問,更何況曆史上李淵應該還是屬於比較穩重的那種。
隋朝都已經亂七八糟了,結果他作為一方重臣,造個反還得屬下設套、半推半就。
因此李藎忱相信,隻要大漢國祚穩定,那麼李淵永遠都隻會甘心為大漢效勞。
尤其是現在站在李藎忱麵前的李淵,雖然身著官府,但是人甚是瘦削精乾,皮膚曬得黝黑,風吹日曬的,臉上都有了些褶皺。
這活脫脫一個勤勞樸實的老農啊。
經曆不同,心境不同,人生的選擇,自然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