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曆史上,這個時間點,這個位置上,按理說應該還有一個民族正蓄勢待發才是。
那就是靺鞨!
靺鞨,肅慎和挹婁之後,曾經趁著隋唐攻破高句麗而崛起於東北,成為關外霸主。
同時,這靺鞨人,也是後世女真人的先祖。
勿吉,顯然有著和靺鞨相同的出身。
李藎忱不知道是不是說法傳承上有了什麼偏差,或者說每個時代的叫法有所不同,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此跳脫的勿吉人,肯定就是靺鞨人。
勿吉,也就是女真的前身。
契丹,是當年被突厥擊破之柔然的南支。
而柔然的北支,逃遁到興安山和外興安嶺下的草原上,也就位於現在勿吉人盤踞之地的北方,這便是蒙古的源頭。
契丹,女真,蒙古······盛唐沒落之後,和華夏漢族糾纏上千年的三個民族,此時都已經登上了曆史舞台啊。
既然都已經在場了,那就都乖乖的融入華夏吧。
李藎忱笑了笑。
“遼東局勢可不怎麼好,陛下如此有信心?”沈婺華很是詫異。
她自從交接內府事務,退居幕後之後,也沒有閒著,除了幫著樂昌打理後宮上下,還負責資料書籍的搜集,皇家藏書都在沈婺華的管理下,光是這些年搜集的散佚典籍以及修繕的古書就不計其數。
關於遼東的這些部落發展,不少書籍之中也有記載,沈婺華甚至能夠麵前理出來這些部落的更迭脈絡。
中原戰亂三百年未休,但是也不代表著南北兩朝和九州之外沒有任何的交流,南朝還在開發嶺南,北朝還在草原上和突厥人打的有來有回,因此北朝也是有不少文獻記載比如河西、比如遼東等地的部落、國度之更迭變化的。
因此沈婺華也清楚,遼東這些部落,雖然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是居住在山林之中,和外界沒有什麼往來,曆朝曆代對他們的了解也隻是局限在“某個國家沒了,又出現了某個國家”這種已經涉及到改朝換代的大事上。
不過這也意味著,這些部落天然的對於大漢、對於中原王朝不可能有什麼好感和歸屬感,想要在深山老林之中和他們作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沈婺華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覺得遼東之戰,遠不是那麼好打的,陛下的態度讓她有些困惑。
李藎忱淡淡說道:“高句麗者,不過三韓之一、半島小國也,小國寡民卻又吞天之心,可是占據遼東疆土又能有什麼用,契丹和勿吉,誰能真心臣服?滿地礦產,真能化為己用?土地肥沃,真有人能夠在短短幾個月或者一年內開墾?這都不可能。”
頓了一下,李藎忱一攤手:“人心不足蛇吞象,占據的土地越多,周圍的不臣就會越多,戰線也會隨之拉的更長,那麼何處不是破綻,朕不過揮手之間,就能夠讓這一切分崩離析。”
沈婺華楞然。
對於久在深宮中的她來說,外麵的世界很廣闊,但是終究她本人還是缺少了一點兒經驗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