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788 字 10個月前

這一份奏章穿過湟水穀地中已經在興建的簡易道路、穿過西北正在完善的馳道網絡,也穿過洛陽和長安之間正在修建的直道,再順著鴻溝運河南下,交通之方便,消息傳遞之快捷,無一不表明著大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善自己的道路交通網絡,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狀態,代表著漢民族,也代表著由其他部落和民族共同參與進來的華夏民族,崛起於東方,虎視天下。

而隻有親眼看到這份奏章的少數人才知道,實際上大漢對於整個雪域高原的征服,不過才剛剛開始。

吐蕃的出現,無疑表明大漢在高原上又有了新的對手。

“囊日論讚。”李藎忱看到奏章的時候,反倒是鬆了一口氣。

不是鬆讚乾布就好。

不過算算時間的話,現在鬆讚乾布可能還沒有出生,或者不過是個少年。這囊日論讚是他的父親。

囊日論讚因為重用新貴族——這些新貴族多數都來自於被悉勃野部吞並的其餘部落,因此他們對於固守悉勃野部的舊有製度和地盤並沒有什麼興趣,反而積極地想要配合囊日論讚真正把吐蕃整合成一個王國——所以遭到了來自於悉勃野部的舊貴族的敵視,最終被這些舊貴族毒殺,意味著吐蕃曆史上的又一次整合失敗。

直到鬆讚乾布崛起,對內積極改革、對外注重學習引進唐代的先進技術,從而避免閉門造車,方才讓吐蕃正式以一個大一統王國的身份出現在曆史上,至此開始了稱霸高原的時代。

對於吐蕃來說,此時內部矛盾的尖銳,或許正是最危險的時候。

而對於大漢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時候。

李藎忱有時候都不得不感慨,自己所來的這個時代,看上去南北朝分裂,中原打的難解難分,實際上卻是華夏外部環境最穩定的時候。

吐穀渾和突厥瞪眼睛,而且都沒有膨脹到曆史上那種可以在西北和並州等地隨意往來、如入無人之境的地步。

高句麗試試探探,卻因為背後的牽製,遲遲不敢對遼東下手。吐蕃自己還一頭虱子撓不清呢,對吐穀渾都沒有什麼威脅力。

南中、嶺南各地,又出現了諸如冼夫人這樣的女中豪傑,以和平安寧以及和中原王朝之間的合作為主要政策,絕對不沒事找事參與中原的鬥爭。

至於西域那些,一群鹹魚罷了,沒有夢想。

似乎老天爺都在眷顧這個民族,既然他們打內戰,那就讓外麵的家夥們都老老實實的,等到他們有了結果、有了一個強大的王朝站起來,在讓外麵的家夥們陸陸續續搞事情,然後挨個的被揍。

看上去,什麼突厥、高句麗還有吐蕃,這些曆史上或是和華夏打的難解難分,或是和華夏有無數恩怨情仇糾纏的國家和民族,更像是上蒼為華夏之崛起準備的磨刀石。

合上奏章,李藎忱也隻能在心中感慨一聲。

或許,這就是民族氣運吧。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保佑華夏,血脈流淌,萬古不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