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地方修的快,哪個地方自然就能夠先融入到大漢現在以建康府、洛陽、長安、成都等地為支撐點建立起來的貿易體係之中,早一點兒享受商貿帶來的便利不說,也能夠吸引大量的外來投資。
商賈們把錢莊和工坊之類的落在某個州府中,自然就會以此為中心再輻射周圍的州府,如此一來,這個州府的發展速度、工作機會之類的,就要比彆的州府快很多,也多很多,自然而然就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所以現在大家都在爭搶錢莊和工坊之類的,希望能夠憑借自己更為優秀的基礎設施吸引這些財神爺在自己這裡落戶。
可是三百年戰亂,地方州府郡縣,實際上都被破壞的差不多了,誰家府庫裡富裕?因此此時“要致富、先修路”的思想固然是沒錯,可是很多地方甚至就連修路的錢都拿不出來,能怎麼辦?
最後這需求自然就隻能等待戶部解決。
問題有這種需求的遠遠不是一地兩地,江南、荊襄等大漢早年就拿下來的地盤,這些年還算恢複了很多元氣,而中原、青州和冀州等地,都還處於剛剛安頓好流民的階段。
人力是有的,錢,真沒有。
偏偏現在大漢還正是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時候,李藎忱也好,戶部也罷,加稅這種事,當然說不出口,而且也不就相當於給人家火熱的心上驟然潑一盆冷水麼?
因此現在這些財政支出上的壓力,也隻能戶部承擔,好在江南等地的快速發展以及海上貿易還是帶來了大量的資金,不然的話戶部不見得就會比當時大軍遠征的時候好過到哪裡去。
百廢待興的時候,缺的最多的就是錢啊。
換句話說,現在的大漢,缺少的實際上是賺錢的時間。
隻要時間足夠,那麼以現在大漢工商業的發展速度以及對南洋等地的開采、和海外的貿易還有絲綢之路等等的內外循環帶動,錢,是真的可以生出來很多錢的。
曆史上的這個民族,曾經無數次從天朝上國跌落到塵埃中,每一次重新站起來,都需要好幾代人的休養生息。
現在大漢開國也不過五年,能夠發展到這個樣子,李藎忱實際上也很欣慰了。
工商業固然可以帶動著社會快速的複蘇,再加上華夏民族本來就是吃苦耐勞的民族,但是想要從三百年征戰不休的廢墟上站起來,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南洋開發,應該加快了。”李藎忱徑直說道,“另外還有西北絲綢之路,必須要儘快恢複。”
李藎忱不管大漢現在需要多少時間和多少錢,這是戶部應該去關心的問題,李藎忱需要去做的,就是在國家戰略的層次上,儘可能的為戶部、為天下爭取到更多的錢財,自然也就縮短了發展所需的時間。
陳叔慎和沈君高都是頷首。
南洋開發、絲綢之路,說得好聽,但是做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不然的話朝廷群臣之前也早就已經全力推動了。
跟著陛下這麼多年,他們的眼界也早就已經不再拘泥於華夏不說,南洋那邊帶來的實打實的好處,大家也都是看在眼中的。
開發南洋,前期可能需要投入,但是後期絕對血賺。
沈君高打起精神,南洋,化外之地也。
若是他們這一代人能夠將南洋真正化為己有,那也是能夠青史留名的。畢竟史書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什麼經世濟民的大佬——和平時代的功臣往往會被忽視——而是那些開疆拓土的英雄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