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七章 鬆江(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717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權傾南北最新章節!

禦駕並沒有在建康府停留太長時間。

視察過建康府商貿之後,李藎忱又乘船再轉回京口、沿著運河一路南下,視察了晉陵、吳郡等江南重鎮,泛舟進入太湖,又考察了太湖南岸的吳興、錢塘、會稽等舊有或者新興的海上和陸上貿易中心,接著又沿著海岸北上,抵達鬆江郡這個大漢現在的沿海重要碼頭。

江南重鎮,幾乎都被陛下走了一圈。

沿途商貿、工業、教育、風土等等,都在李藎忱視察範圍內。

而李藎忱並沒有在錢塘郡等新興的南方沿海港口停留,偏偏選擇了鬆江郡,並不是因為這裡是大漢在南方沿線最重要的港口。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番禺,而終點則在錢塘郡。運河從錢塘一路北上抵達京口,再穿過大江北上中原。因此錢塘和會稽這幾個在港灣兩側的城鎮,自然而然就成了現在大漢江南地區,甚至是整個大漢規模最龐大的港口。

名字雖然是錢塘和會稽,但是李藎忱清楚,這實際上就是後世杭州、紹興和寧波的位置,隻不過寧波地區此時隻是會稽下的一個縣罷了。

曆史上南宋海運發達的時候,寧波便一躍成為最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貨物都在此地裝卸之後經過浙南運河抵達臨安。

不過現在錢塘郡外的這個廣闊海灣,現在還沒有經過千年的淤塞和堆積,海灣的麵積大上不少,水也更深,所以港口完全沒有必要設在曆史上寧波所在的位置,現在那裡還不過是一片灘塗。海灣內側的會稽和錢塘郡顯然就能代勞了。

不過李藎忱當時看著錢塘和會稽發展的情況,心中就已經有定數,估計用不了幾十年,港口就會向兩側擴展,逐漸把整個海灣都覆蓋進去。

港口發展的很好,自然也說明大漢海上貿易正在高歌猛進。

李藎忱並沒有必要繼續停留太長時間,他更關心的是鬆江郡。

因為這裡這是大漢造船廠雲集之處。

之前大漢的造船廠就集中在建康府外側大江岸邊,但是這些造船廠能夠打造的不過隻是江上樓船,大型的海船總歸讓人覺得江麵不夠開闊。因此這幾年中,造船廠不斷沿著大江向下遊遷移,逐漸選定了鬆江這個地方。

此地是大江入海之處,又有一條鬆江直接向西連接太湖。

鬆江就是黃浦江的前身,也是鬆江郡的名稱來源。

兩江入海,意味著這裡的造船廠可以同時打造滿足於大江上、大海上以及諸如鬆江這種類似於現在大漢各條運河寬度的內河上航行的船隻。

造船業在此地欣欣向榮,也在情理之中。

此時李藎忱便帶著陳叔慎、沈君高等人穿行在造船廠中。

一側的碼頭上,一艘又一艘巨大的海船正在進行著緊張的舾裝。而另一側的岸邊船塢中,“叮叮當當”,不少海船正在維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