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任務艱巨(1 / 2)

絲路文雨 伴虎小書童 3015 字 1個月前

喀什2023年的這個夏天,異常炎熱。

烈日給本已灰黃單調的街景,似乎又澆上了一層厚重的黃蠟。

微風凝固,隻有循著樹影偶爾路過的行人,才讓人覺察到這並非是一個靜止的世界。

莎句縣文旅局副局長王長輝站在辦公室的窗前,隻有樹上卷曲的樹葉才讓他看見了炎熱。

屋內清涼,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乾燥,略有土腥之氣。

這個時候,他有些懷念被他厭惡了幾十年的上海梅雨了。

“喀什的天,如果能下起上海的雨,便在‘潤物細無聲’之上,疊加了跨越時空的浪漫。在喀什,我是夏日喜雨啊。”王長輝的心裡文氣湧動、漸覺潮濕,鬱結的煩悶之氣才算消散了些。

就在半個小時前,莎句縣縣委李遠飛書記主持召開的縣黨委委員臨時擴大會議上,宣布了喀什地委的最新決定。

上海書城縣域試點項目,最終花落莎句。

上海書城項目是2023年上海文化潤疆工程的開年大作,鋒芒直指喀什的文化地標——廣東援建的喀什書城。

與其說是兩個書城在各領風騷,不如說是背後的兩個文化名城在暗中較勁。

不過,上海援疆前指保持了充分的戰略清醒,一座城市佇立兩個地標性書店,實在有些資源浪費。

前指在充分考察醞釀後,決定避其鋒芒,放棄喀什市,在援疆的四個縣城中,選擇一個縣城作為書城項目的試點。

試點成功後,再向其他三個縣複製推廣,著力在文化潤疆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不得不說,前指的戰略決策是十分英明的,四個文化設施相對落後的縣城比喀什市更需要一座屬於自己的書城!

大家剛要鼓掌慶賀,李遠飛書記便話鋒一轉:“隻不過,原來的方案有了些變化,主要是資金規模。之前預計投入300萬,現在削減到了80萬。由上海新華傳媒投資建設,設計、建設方案,依然由我們來拿。畢竟,我們更熟悉這裡的風土人情。當然,投資減少了,也能夠理解,援疆資金,得精打細算,花小錢,辦大事。不過,我們的任務就更艱巨了。黃勇副書記,這事你一直在跟,還是由你牽頭負責;文旅局王副局長,規劃是你做的,資本輕了,你肩上的擔子卻更重,得另辟蹊徑了!”

李遠飛書記說完,頓了頓,略有不忍地看了一眼喜色頓消、愁容儘現的王長輝,以更為鏗鏘之聲說道:“地委孫副書記專門強調,經費少了,但標準不能降,得建成文化潤疆工程新的標杆!”

領導簡明扼要的話,如一句封禁的咒語,把會後的王長輝禁錮在了他自己的辦公室裡。

“儘人事、聽天命!”窗邊的王長輝,又給自己注射了一針強心劑,鞏固一下瀕臨潰散的信心。

愁眉稍展,王長輝便立刻坐回到辦公桌前,翻出之前做的規劃方案、設計圖紙,拿出鉛筆塗塗畫畫。…。。

莎句縣的書城設計理念,不僅是一個宏大的售書場所,更是一條海派文化和新疆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長廊。

王長輝還把文創、展覽、輕食、咖啡等時尚元素融入其中,計劃在莎句打造出一塊擁有上海小資特色的文化生活高地。

王長輝一邊修改方案,一邊輕聲念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這句話用在這裡,真是應景!”。

這一觀,時間便來到了午夜十二點,窗外已漆黑一片。

莎句縣委縣政府辦公樓裡,隻有王長輝的辦公室亮著一盞孤燈。

他桌上鋪滿了紙,身旁的地上,也淩亂地散落著片片白紙。

王長輝忽然把手裡的鉛筆扔到牆上,使勁用手捋了捋額前的亂發,把身子往後一仰,睜著已通紅的雙眼,痛苦地望著天花板。

原有的方案被他忍痛刪了又刪,書城最後隻剩下單調的售書區域。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