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芸,主任醫師,津門醫科大學精神病與與精神衛生學專業博士導師,擅長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精神病科疑難雜症及各種心理障礙的診治。
隨著國家對心理疾病的重視,津門醫科大學將在明年,也就是2012年成立心理學研究所,2013年成立心理健康教訓中心,2017年成立臨床心理科,邱芸任科主任。
“您好,邱教授,我是李立文。”
“久仰大名,木子。我特彆喜歡你的小說,一會兒你可要給我簽個名。”
“您說笑了,邱教授。”
邱教授微微頷首,笑著說:“我和你們胡編輯是老朋友了,你們的事他已經和我說了,放心,你們隻管問,隻要我知道的,肯定會告訴你們。”
“太感謝您了,邱教授。”李立文問到:“我想問一下,目前的抑鬱症患者多嘛?看病的人多嗎?”
邱教授歎了一口氣,回答道:“如今抑鬱症的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我估計再過幾年,抑鬱症就會成為我們國家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更令人可怕的是,目前的就診率不到5%,也有好多人不知道自已得了抑鬱症。”
“社會公眾對於抑鬱症的認識仍然不充分,“矯情”、“脆弱”、“頹廢”……充滿偏見和汙名化的形容詞,使患者本就封閉的內心更加疏離。”
“抑鬱症患者會認為全世界都在孤立他們,沒有人能理解他們他們會感覺大部分時間生活是沒有意思的,其他時候更是難以控製的焦慮與壓抑。彆人的眼光成為了抑鬱症患者的枷鎖。”
“並且社會公眾對抑鬱症缺乏科學性認識,部分群體甚至持有偏見態度,使抑鬱症患者更加邊緣化。”
“邱教授,你能不能幫我列舉下抑鬱症的症狀。”
“抑鬱的核心症狀是情緒低落,精力下降,記憶力下降、容易疲倦。其他症狀會伴有自信心的下降、軀體化症狀、極端想法如自殺”
“啊?”佟青震驚的捂住了自已的嘴:“這麼可怕。”
張教授嚴肅的點點頭:“是的,根據最新的WHO數據顯示,自殺已經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因抑鬱症導致的自殺占到全體自殺比例的40%。”
“並且根據調查發現,有39.41%的患者都在出現嚴重的軀體化現象之後才選擇就醫。我國目前的抑鬱症發病率達5%-6%,但約有九成患者並沒有接受科學的醫學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