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負韶華(1 / 2)

2月10日,李立文返回了他忠誠的魯城。

袁老師知道後,將最近的考試的試卷送到了李立文的家中。

那就開始刷題,畢竟,曾經誇下的海口,終究需要用行動去兌現。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立文在家中悶頭學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至少學15個小時以上。

這一下子把老李和張秀蘭整心疼了,一個勁的勸他,兒砸,反正你都被保送了,不用這麼拚命。

可李立文不聽,二老沒辦法,隻能在生活上給予李立文最大的幫助。

……

如果說係統對李立文幫助最大的是什麼?

其實並不是那源源不斷的文學名著,而是幫助李立文在腦海中建立了一個知識模型。

自古以來,人類所掌握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深植於曆史的土壤之中,凝聚著前人智慧的結晶,它們背後都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曆史經驗與規律性。

凡存在,即合理。

所以無論是語數外,還是政史地,李立文在係統的幫助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框架。

在這個框架之下,李立文無論學什麼,都非常的輕鬆。

此外,該係統還巧妙地將一個高度抽象的現象轉化為直觀可視的數值表現,從而為我們提供了更為清晰和具體的理解。

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會轉化成具體數值呈現在你的眼前。

當你每天都能看到自已在不斷的變強,那每個人都會變成肝帝。

肝到海枯石爛。

時間在呼吸間飛速流淌,李立文也在學習中快速的成長。

六月,隨著夏日的腳步逼近,天氣逐漸變得熾熱。

李立文輕輕地將手中的考卷放下,他剛剛核對了不久前模擬考試的成績——665分,這個分數還不錯,畢竟他之前落下的課程確實不少,但憑借這樣的成績,也能踏入北大的門檻。

李立文望向窗外,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沒有係統,他能考多少分?

可能也就600分出頭吧,畢竟他隻是一個普通人,拚了命去學也就那樣了。

學習是要看天賦的,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

高考前夜,作為活了兩世的李立文,竟然失眠了。儘管高考對他而言,已不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但他仍無法避免地回想起前世的點滴。

媽的,重生回來,怎麼變得這麼感性了。

睡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