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堂吉訶德》(改)(2 / 2)

“?”

“一小時後,在我家見麵!”

“好!”

一小時後,曹建林滿頭大汗的衝進李立文的家中:“立文,你想到什麼?”

李立文起身給曹建林倒了杯茶:“你急什麼,坐下喝口茶。”

“……”曹建林一屁股坐到李立文的對麵,端起茶杯喝了兩口,問道:“說吧!”

李立文端著茶杯想了一下,說道:“老曹,你知道什麼是內卷嗎?”不等曹建林回答,李立文接著說:“1961年,美利堅學者首次提出‘內卷’這一詞,用於描述某些社會群體內部的進一步競爭和分裂現象,一開始,這個詞是農業社會的經濟學術語。”

“後來我發現,我們的生活正在逐漸的‘內卷化’。”

“什麼是‘內卷化’?”

“當下,有一部分人或者個體,為了獲得相對優勢,不斷加大投入,但這種增加的投入並不產生相應的增長或有效產出,反而導致效率下降、壓力增大,最終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所謂的內卷,就是隻分出勝負,而不創造價值!”

李立文喝了一口說,繼續說道:“老曹,你有沒想過一個問題,再過幾年,打工人會越來越辛苦,卻無法兌換成對等的價值。人們會感到越來越累,但是同樣也會變的越來越窮。”

“到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明明那麼努力,到頭來卻感覺一切努力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和價值?”

“今天,北大邀請了雷電升先生來給我們做了一個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要賦予我們人生的意義。”

“當時我的腦海中就蹦出一個問題:當我們絕大多數人,每天加班到十二點,我們拿什麼思考我們應該過怎樣的生活,拿什麼賦予自已人生的意義呢?”

李立文頓了頓然後說道:“聽完講座後,我往家走,看到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孩子在逛超市,那個男人穿著一身西裝,渾身散發著工作一天後的疲憊,但是當他每次看到自已的老婆孩子時,他的眼睛是帶著光的。”

“那時我就突然想到,人生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接受自已的平凡。”

“其實我們小時候夢想著自已的成功,害怕自已一輩子碌碌無為,於是,我們不斷與生活抗爭,試圖擺脫平凡的束縛,然而,在經曆了生活的種種磨難和現實的殘酷後,我們最終還是回歸了平凡……”

“周國平曾經說過:人世間的一切不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隻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而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從接受自已的平凡開始,隻有接受了自已的平凡,才能活出最真實的自我……”

“……我相信,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或許便是一個普通人,能夠找到的屬於自已的最大的意義。”

“老曹,我想寫一個傻子,這個傻子他始終擁有著一種浪漫的,充滿詩意的夢想,他能在屢次受挫的現實中,始終不放棄。他追逐著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即使遭遇他人的奚落和鄙夷,也依然堅定無畏。”

“他勇敢地踏上了無人敢行的道路,在絕望與希望之間掙紮,卻始終保持著一往無前的姿態。”

“他或許是彆人眼中的小醜,但卻是自已的騎士。”

“我稱他為——”

“堂吉訶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