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哈利波特》要來了(1 / 2)

“不是????我的福爾摩斯呢????”

“文哥???福爾摩斯還不歸來嘛?”

“媽的!李立文,你TM彆逼我真去北大堵你啊!”

“文哥,你瘋辣??”

“文哥,你是真不怕我麼你去堵門啊。”

“啊,不是……”李立文張了張嘴:“兄弟們,彆急啊。福爾摩斯肯定會寫的。”

“那你倒是寫啊!”

“那你倒是寫啊!”×10086

“好好好,下本就寫《福爾摩斯》歸來篇。”李立文無奈的歎了口氣:“這下,兄弟們總該滿意了吧。”

“滿意滿意。”

“舒服了。”

“意滿離。”

“那還有什麼問題嗎?”

看著彈幕,李立文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到:“文哥,我能看看你的獎杯嗎?”

“來人,把他給我叉出去!”

……

“什麼是文學?”

“哎,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李立文說道:“我一直認為,文學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如同一麵鏡子,記錄著我們的過往,反映著社會的變遷,啟迪著我們的智慧,感染著我們的心靈。我們正是通過文學,得以更深刻地認識自我,洞悉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奧秘。”

“而且,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什麼,大家不信?”李立文笑了笑:“那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比如說,我們現在是一名生活在外地的打工人,然後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哇,今天晚上的月亮好圓啊。”

“那麼,我想問一下大家。”

“當我們在看到圓圓的月亮時,會不會想家?”

“為什麼?”

“因為,在一千多年前,李白曾經告訴我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當熱戀中的兩個人,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分開後,在看到月亮時,ta們會不會在想另一個ta?”

“為什麼?”

“因為,蘇軾曾經告訴過我們,‘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當我們看到月亮,感歎世界之浩大,宇宙之無窮。甚至,我們會無端的傷感,感到生命的短暫時。”

“那也是唐代詩人張若虛曾經說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在這千百年以來,文學其實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它塑造了華國人民對於意義與夢想的根本情感模式,成為我們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66!”

“6666!”

“文哥果然有文化,一個月亮能水這麼多字。不像我,看到月亮後隻能說‘臥槽,好大,好圓。’”

“樂,真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