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局外人》與時代周刊(二合一)(1 / 2)

李立文在第一次讀《局外人》時,就發現,這本書其實是披著小說的外衣,探討著哲學的問題,

所以,當他將這本書交給曹建林後。

曹建林震驚了。

在以往李立文的書中,經常會談到生與死,談到對人生的態度,談到人生的意義。但是與之前不同的是,《局外人》這本書透露出的哲學性,遠超於其他書。

《局外人》的主人公是默爾索,一位三十多歲的單身男子,在一家小公司擔任職員,唯一的親人隻有是住在養老院中的母親。

有一天,默爾索接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但他並未表現出深切的悲痛,在葬禮上,他抽煙、喝咖啡、與人閒聊,昏昏欲睡,他既沒有流淚,也沒有流露出任何悲傷的神情。

甚至,在下葬時,彆人詢問他是否再看母親最後一眼時,默爾索拒絕了,而拒絕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太麻煩。

葬禮第二天,默爾索便與新交的女友外出遊玩、看喜劇電影,滾床單,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當女友提出結婚時,默爾索則表示結不結婚對他而言無所謂,如果女友堅持,他便同意,女友詢問他是否愛她,他非常坦率地回答“不愛”。

當默爾索的鄰居邀請他去家中喝酒時,他並未介意鄰居的名聲不佳,欣然接受了邀請。鄰居提出想要與他結交朋友,默爾索也表示無所謂,都可以。後來,鄰居與他人發生衝突,請求默爾索作證,他也欣然同意了。

在海邊,鄰居與幾名阿拉伯人相遇並發生爭執,衝突升級至打鬥。默爾索在預感到阿拉伯人即將攻擊自已時,率先開槍將對方殺死。

在法庭上,默爾索因被認為冷酷無情而受到指責,被指控策劃了一場有預謀的謀殺。控方認為,他在母親葬禮上的表現,就是其冷血無情的證據。

當默爾索的辯護律師試圖讓他表現出後悔感人的樣子,以期為他爭取減刑,但是默爾索拒絕了,他說:“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

當律師嘗試用上帝的名義感召他悔過,但默爾索再次拒絕,他說他不願被上帝感召。

當律師和審判長就默爾索的行為爭辯時,默爾索就如同一個局外人一樣,他漠不關心地看著這一切,在關於自已是死是活的討論中,他甚至懶得為自已辯解。

甚至,他一度的感覺到法庭上非常的吵,他想趕緊結束這一切,回到牢房中睡覺。

最終,默爾索坦然走向斷頭台。

在《局外人》這本書的前半部分,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看彆人的局外人,後半部分則是彆人看他的局外人。

從始至終,默爾索都是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麵對這個世界,直到小說的最後,當默爾索的生命走到終點時,他才回到了局內。

讀完後,曹建林渾身不自覺的顫抖起來。

“任何一個沒有在母親葬禮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處以死刑。”

默爾索被判了死刑,並不是因為他殺了人,而是他隨遇而安、追求本真的生活態度和未受世俗汙染的品質激怒了這個虛偽的世界。

就像書中默爾索的律師在質問法官時說:“究竟是在控告他埋了母親,還是在控告他殺了一個人?”

法官正色道:“我控告這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理,埋葬了母親。”

曹建林顫抖的掏出一根煙,點上。

猛吸一口,然後輕輕的吐出一團白霧。

他將目光轉向正在喝茶的李立文,微微的張了張嘴,想說話,但是又不知道說什麼。

過了一會兒,曹建林緩緩地說道:“書裡講的,是存在主義吧。”

李立文放下手中的茶杯,點了點頭:“沒錯,這本書主要體現的就是存在主義中的荒誕觀念:由於人與世界本質上的疏離,世界對人類而言顯得荒謬且缺乏意義。麵對這樣一個荒誕的世界,人類感到無力改變,從而喪失了希望,對周遭的一切變得漠然。”

曹建林回想了一下李立文之前的作品,說道:“嗯。我記得在《小王子》中,表現出的也是存在主義思想。”

“在哲學上,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李立文回答道:“在這個看似無意義的宇宙中,人的存在本身似乎也缺乏固有的意義。然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人能夠通過自我塑造和自我實現,賦予自已的生活以光彩和深度,從而創造出屬於自已的意義……”

曹建立擺了擺手,打斷了李立文的話:“你彆和我講這些,我不懂哲學。不過……”他拍了拍手中的《局外人》,繼續說道:“這本書的閱讀門檻是不是有些高了。”

“放心。你要相信我的讀者裡麵有能人,他們要是看不懂的話,大不了我開個小號去網上發解析視頻。”

曹建林樂了,指了指李立文:“你小子!”

李立文此時也笑了笑,這還高?你是沒見還有更高的呢。係統中目前有兩本書,到現在我都還沒讀懂呢……

“那行。”曹建林掏出手機看了眼時間,想了一下,然後說到:“現在是十月28號,留出15天鋪貨的時間,那……定在11月20日發售怎麼樣?”

“會不會太急了?《歸來記》這才剛上市不久。”

“沒事,這兩者都不是一個受眾群體,”曹建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後說道:“而且,這本書的銷量估計不是很好,這個你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老曹,你放心好了,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已經想到了。”李立文滿不在乎的說道:“我要是為了銷量去寫書的話,我不如再寫一本《哈利波特》呢。”

聽到《哈利波特》的名字,曹建林眼前一亮:“第二部打算什麼時候寫?”

“暫時先不寫了。”李立文解釋道:“《福爾摩斯探案集》這個係列快要完結了,所以我準備先把這個故事結束了,再開始《哈利波特》第二部書寫。”

“好,那我知道了。”

……

2016年11月1日,《歸來記》發售整一個月,全球銷量突破了1000萬冊,至此《福爾摩斯探案集》已發售的五部小說,銷量全部達到千萬級,而《福爾摩斯探案集》係列的總銷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658萬冊。

其中銷量最多的是《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全球銷量高達2786萬冊。

根據英國經濟學家查爾斯教授的估算,整個《福爾摩斯探案集》係列迄今為止已為各李立文帶來了1億美元的收益,且這一數字仍在以每年1000萬美元的速度增長。

11月2日,李立文接到了孫繼飛的電話。

“什麼?《時代周刊》要采訪我?還要我當下周的封麵人物?”

“……可以啊,你讓他們來吧,最近我都有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