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彆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隻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我與地壇》,史鐵生,1989”
“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人在宇宙漫步,星空是他們最後的墳墓。相比之下,你那點考試升職親子關係家庭問題就像屎殼郎找不到合適的糞球一樣卑微。”
——《球狀閃電》,劉慈欣,2005”
“你一定得認識到自已想往哪個方向發展,然後一定要對準那個方向出發,要馬上。你再也浪費不起多一秒的時間了,你浪費不起。”
——《麥田裡的守望者》,傑羅姆·大衛·塞林格,1951”
……
次日清晨,太陽從東方緩緩的升起,陽光從窗外照射進書房內。
此時,一夜沒有睡的李立文正無比的亢奮,在看完《西西弗神話》後,他感到有一種勃勃生機,不斷地在心中湧動,有一種沉默又鏗鏘的力量從胸腔噴薄而出。
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感覺,他從穿上鞋,在書房內快速的踱步。
是啊,
人生為什麼要有意義呢?
人生正是因為沒有意義,才更值得過。
因此,諸神啊,請儘情嘲笑那不斷推石上山的西西弗吧,你們或許認為他一無所獲。然而,對於西西弗而言,那塊石頭的每一顆微粒,那座被夜色籠罩的山峰上每一道礦石的光芒,都為他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已的世界,推石上山的這場鬥爭,本身就足以填滿一個人的心靈。
此時,李立文熱淚盈眶的看向窗外。
願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麵對自已的脆弱與渺小,在麵對生命的荒誕與無意義時,依然能夠選擇堅定地,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將巨石推向山頂。
……
2016年12月20日,李立文工作室發布公告:
《局外人》一個月,全球總銷量500萬冊!
“牛逼!牛逼!一本半哲學的書,一個月能賣500萬冊,我就問,:還有誰!”
“這個數據,應該是文哥銷量最差的一本書了吧。”
“這個數據已經很強了,畢竟閱讀門檻高。”
“確實,這本書我買回來後,看了一半就不看了,根本看不懂。”
“我是因為第一句話就看不下去了,主角實在是太冷血了。”
“我感覺寫的非常的牛逼,應該是除了《哈姆雷特》和《堂吉訶德》,藝術成分最高的書了吧。”
“作為一名哲學係的學生,我現在,表示很慌。”
“哈哈哈哈哈,是不是害怕李立文給你們出教材啊。”
“對!”
……
《申城日報》:以自身的真實,反抗世界的荒誕。
《魯省日報》:在自已的節奏裡,過好這一生。
《贛省日報》:2016年一定要讀的一本書——《局外人》。
《北平日報》:一個人能使自已成為自已,比什麼都重要。
某呼:保持清醒,直至消亡
微博:我的反抗,我的自由和我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