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喬退了(1 / 2)

《2184》和《了不起的蓋茨比》兩本書,如同兩把利劍插入到了白房子的深處,揭示了社會表麵繁榮背後的腐敗與空洞。

這兩把利劍不僅刺破了虛幻的泡沫,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實世界的反思與追求。

11月15日,在米國39個州爆發了規模宏大的抗議遊行示威活動。這場抗議活動被視為對既有社會秩序和價值觀的抗議。

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抗議活動,小喬和驢家震驚不已,召開多次發布會安撫。

然而,這場抗議並非一時的衝動,而是長期積壓在社會深層的矛盾和不滿的爆發,這種不滿不僅源於經濟的不平等,更深層的是對思想多元化的渴求。

在抗議的浪潮中,人們高喊著《2184》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名言,將其作為反抗的象征。

社會矛盾的激化,使得文學作品不再是單純的娛樂,而是成為推動社會思考和變革的催化劑。

在這股洶湧的浪潮中,米國人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進步並非僅僅物質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世界的自由與豐富。

與此同時,米國三大股指期貨暴跌超4%,盤中一度跌5%,觸發熔斷機製。

小喬的支持率再次暴跌!

2022年11月20日,米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突然宣布,在2024年的換人中保持中立的地位,不再為驢家老板候選人背書。

宣布發出後,瞬間引起了米國各界的熱議。

對此,該報發行人兼首席執行官威廉·劉易斯解釋稱,《華盛頓郵報》的這一決策隻是“回歸初心”,畢竟該報多年來一直對外標榜是一家“獨立媒體”。

全米人民:???

小喬:???

驢家:???

11月21日,《華盛頓郵報》的擁有者傑夫·貝斯向全體員工發布了一封內部通知信,再次強調了撤回決策的“正確性”和“原則性”。媒體對老板候選人的“背書”可能會導致公眾產生偏見,不僅無助於換人的進程,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

該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在美國社會引發了一場劇烈的震動,其影響力如同病毒般迅速蔓延。

這件事情的發生,證明了如今米國ZZ鬥爭的波瀾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11月22日,在《華盛頓郵報》編輯內部,有13名專欄作者聯名上書,稱這一決策是一個“可怕的錯誤”,隨後兩名專欄作者辭職,三名編輯退出編委會。

報社資深作者、普利策獎得主大衛·霍夫曼表示,自已已在《華盛頓郵報》耕耘了40年,雖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家媒體,但他已切身感受到了“獨裁統治的威脅”。

11月23日,米聯社29日援引批評者的意見稱,貝斯此舉無非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商業利益。

原《華盛頓郵報》特約編輯羅伯特·卡根近期在接受米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對貝斯進行了猛烈批評。

但是,這一係列事件並沒有讓傑夫·貝斯退縮,反而堅定了他的立場。

爺攤牌了,爺不裝了。

爺以後就是象家的人了。

11月30日,《了不起的蓋茨比》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432萬冊的成績。

這一銷量成績,再次證明了文化產品的力量,它超越了ZZ的紛爭,跨越了時間的界限,成為了人們心靈的慰藉。

針對最近米國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在華國互聯網上,同樣引起了熱議。

“好家夥,文哥兩本書,讓驢家的狗腿子直接叛變了!”

“這就是筆杆子的威力嘛?!”

“壞了,米國不會要內戰了吧。”

“應該不會。不過明年的換老板應該是沒有任何懸念了,就目前驢家的支持率,誰來都不好使了。”

“不過,目前川子的情況也不是很好啊,驢家一門心思要把他送進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