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羅輯(1 / 2)

《三體2:黑暗森林》足有近500頁的篇幅,比第一部內容還要厚重很多,但章節更為簡單,僅分為四部分:序章、上部《麵壁者》、中部《咒語》、下部《黑暗森林》。

延續了第一部的多線敘事手法,第二部采用了更連貫的敘述方式,以一段或幾段文字為單位,轉換不同人物的視角進行故事的推進。

在第一部中,汪淼和葉文潔是核心人物,而第二部則聚焦於章北海和羅輯的視角。儘管如此,大史作為貫穿兩部的重要配角,其出現的頻率依舊很高。

對比《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背景更為龐大,

本作主要圍繞藍星為抵禦三體文明的入侵而啟動的“麵壁計劃”展開。

當麵壁計劃遭遇挫敗,故事便跨越兩個世紀,帶所有讀者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世界。

在這個未來,藍星表麵荒涼破敗,經曆了大混亂和氣候劇變,沙漠幾乎覆蓋了整個星球。藍星文明的中心已轉移到地心深處,那裡充滿了高科技的奇觀,人類居住在巨大的樹木上,交通工具則是空中飛車。

在這個新人類社會中,普遍彌漫著樂觀向上的氣氛。人們堅信太空艦隊無比強大,足以抵禦三體文明的攻擊,克服任何危機。

然而,那些來自兩個世紀前的冬眠者卻難以適應這個新時代的科技和理念。

本書的主角羅輯,是一名麵壁者,也是唯一一位沒有被破壁者攻破的麵壁者。

羅輯之所以沒有破壁者,原因不明,但他始終麵臨著三體文明的追殺,這表明三體文明認為羅輯洞悉了他們無法容忍的秘密,或是一種威脅。

那麼,羅輯所掌握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呢?

這要追溯到葉文潔的建議,她曾鼓勵羅輯研究宇宙社會學,並提出了兩條宇宙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起初,羅輯對這兩條公理的理解並不深刻,直到他想象中的理想女性——莊顏。

羅輯原本是一個樂觀的失敗主義者,認為人類無法戰勝三體,於是決定利用剩餘的四個世紀儘情享受生活。

但他的願望無法實現,聯合國帶走了莊顏和他們的孩子,而莊顏的出現實際上是一個精心策劃的計謀,目的是讓羅輯主動承擔起麵壁者的責任。

儘管羅輯對人類的命運漠不關心,但他對愛情卻抱有堅定的信仰。

在冬眠之前,羅輯向宇宙發送了一則咒語,通過太陽作為媒介。

然而,兩個世紀後當他醒來時,咒語並未如預期般生效,他自已也覺得當時的決定荒謬可笑。

於是,部署了205年的麵壁計劃被人類放棄了。

此時的藍星,已經擁有了2008艘可以達到光速15%的恒星級戰艦,數量是三體艦隊的一倍之多。

這時,人類對最後的末日之戰有著絕對的信心,有些人甚至傲慢地覺得,目前藍星上的科技已經超越了三體。

三體人的艦隊不堪一擊。

這時,整本書最精彩,也是令人絕望的事件發生了。

當水滴在每個人的眼中顯現時,周圍的一切都顯得異常平靜。

它美得如同聖母的淚珠,即便是使用藍星上最先進的顯微鏡去觀察,水滴的外殼也顯得完美無瑕,找不到任何一絲瑕疵。水滴表麵的分子結構被一種強大的力量牢牢固定,連分子自身的微小震動也似乎被平息。

這表明,這枚水滴的硬度,遠超過太陽係中最堅硬的物質,堅硬百倍。假設它貫穿地球,其過程將如同子彈穿過奶酪一般輕鬆。

很可惜,這絕美的水滴並非眼淚,而是來自太空的一支利箭,它以違反動量守恒定律和角動量守恒定律的銳角轉向,毫不減速地撞向藍星的戰艦群。

在水滴穿過星際戰艦的瞬間,爆發出了150億度的超高溫度,戰艦在超高溫的作用下,徹底溶解液化。

章北海耗儘兩百年的時間,隻為了保留一艘恒星級戰艦,而水滴隻用了一分零八秒,就貫穿了整齊排列的艦隊。

戰艦的爆炸聲,如同鞭炮一般在太空中響起,慢慢地化作了丁儀的聲音。

“孩子,快跑。”

人類引以為傲的龐大的艦隊,在這小小的水滴麵前,瞬間化為宇宙塵埃。

這就是末日之戰!

在絕對的優勢麵前,隻有秒殺。

然而,這枚水滴,僅僅隻是三體世界發射的十個探測器之一,三體艦隊還在其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