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出海(2 / 2)

當時中西方貿易的主要物品就是絲綢,茶葉,以及瓷器。

據不完全統計。

在近海以及難華國海這裡,就有2000-3000艘沉船存在。

這些沉船大部分都是華國古代的精美瓷器。

很多專家都信誓旦旦的發表過同樣的觀點。

那就是如果這些沉船的瓷器加在一起。

比目前華國所有博物館內的瓷器總和還要多。

在波斯灣,公元8世紀到大航海時代。

這一時期,因為海上貿易的繁榮,給阿拉伯人帶來了無儘的財富。

同時,也在波斯灣留下了無數的沉船。

由於阿拉伯人當時擅長的是轉手貿易。

他們會把一些西方的特色品,賣給東方。

再把東方的香料,瓷器,絲綢等專賣給西方牟取暴利。

因此,在波斯灣的沉船上,有許多的寶貝。

這些寶貝不僅有華國的瓷器。

還會出現西方的金銀藝術品,以及象牙等。

除了南華國海,以及波斯灣意外。

像是地中海,伊比利亞搬到,大西洋的一些近海。雄鷹國海域,波羅的海,加勒比海。

這些海域的海底都沉默了大量的沉船。

這些沉船包括商船,運寶船,海盜船,以及戰船等。

沉船裡的寶貝包括,黃金,白金,珠寶,金銀飾品,象牙,陶瓷,以及木製工藝品等五花八門。

這些海底的寶藏隻有一小部分被探險家們發現。

大部分至今仍留在海底的某一個角落。

它們吸引著大批的尋寶者,考古學

家等一些對他們感興趣的人去探險。

資料中提到。

全世界尋找這批海底保障的人,不止有各國的科考船,和海洋勘探公司。

還有海盜以及一些個人,家族等組織也加入其中。

看著資料中的一個案例,葉遠看的非常的仔細。

因為這裡介紹的,是一個家族在海洋中尋寶,而且還大獲成功的案例。

這家族創始人的名字,叫做梅爾.費雪。

梅爾.費雪是20世紀M國著名的海底打撈家。

1922年出生於M國印第安納州普通農家。

在大學畢業後和妻子開了一家潛水店。

本以為會平平凡凡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過完一生。

梅爾費雪便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本小說《金銀島》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冒險尋找沉船的故事。

小時候便有這個尋寶夢的他,現在大了自己為什麼不是試試呢?

而他的妻子。也非常支持自己的想法。

他妻子,那可是M國曆史上第一批學習潛水的女性。

作為一個女子能在水中下潛50小時,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於是梅爾費雪和妻子搬到了佛羅裡達州。

在1955年成立“拯救財寶”公司,專門尋找海底沉船上的寶藏。

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海底尋寶可能是一項零投入,高回報的工作。

其實不然。

打撈沉船,是一項非常大的投資。

一次打撈行動可能花費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哪怕是過億也不是不可能的。

比如華國打撈宋代

沉船“南海一號”的時候。

就耗時長達9個月的時間。

花費更是高達1.5億元。

雖然梅爾的打撈規模沒有這麼大。

但是基本的出海船隻要有,基本的設備要有,工作人員的工資要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