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豎起大拇指。
“傳統的控製係統過於依賴電子元件,在極端環境下容易失靈。而我們這套係統,采用了…”
他詳細解釋了新的控製係統的設計思路。
並用數據和模擬結果證明了其可靠性。
討論進行得如火如荼,菊青鬆院士突然插話:
“韓青,我注意到你的冷卻係統設計,雖然中規中矩,但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建議,可以嘗試一下新型複合材料……”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份資料遞給韓青。
“這種材料的導熱性能極其優異,而且耐高溫、抗腐蝕,如果應用到冷卻係統中,可以大幅提高冷卻效率,同時降低安全風險。”
韓青接過資料,快速瀏覽了一遍,眼睛頓時一亮:
“菊老,這個建議太棒了!我之前怎麼沒想到呢!”
“咱們這就試試!”
會議結束後,韓青迫不及待地召集了博學文、方舟以及其他技術骨乾。
將菊青鬆院士的建議詳細地講解了一遍。
“學文,方舟,你們倆負責對方案進行模擬和計算,看看新方案的可行性。”
韓青吩咐道。
“沒問題!”
博學文和方舟異口同聲地回答,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倆家夥,一個是科研狂人,一個是代碼瘋子。
一聽到有新挑戰,比打了雞血還興奮。
兩人一頭紮進了工作室,開始了緊張的計算和模擬。
鍵盤敲擊聲如同密集的鼓點,在工作室裡回蕩。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工作室裡彌漫著泡麵和咖啡的味道。
終於,博學文伸了個懶腰,打破了沉默:
“成了!新方案完全可行,冷卻效率可以提高30%,安全風險降低50%!”
“太好了!”
韓青激動地握緊拳頭。
“事不宜遲,馬上進行實驗驗證!”
實驗準備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各種儀器設備被搬進了實驗室,各種材料被仔細地測量和配比。
這種測試就必須便捷。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有現成的。
根本不需要在去購買,或者說配送。
很快第一次實驗開始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著監控屏幕上的數據。
溫度攀升,壓力增大,一切似乎都按照預想進行著。
可就在這時,警報聲尖銳地響起。
屏幕上的曲線驟然下降,紅色的警示燈瘋狂閃爍。
“怎麼回事?”韓青猛地站起身,眉頭緊鎖。
“報告韓工,冷卻係統出現故障,複合材料的導熱性能急劇下降!”
一個年輕的研究員聲音顫抖地彙報。
第一次實驗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的幾次實驗,情況並沒有好轉。
新型複合材料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表現得極不穩定。
實驗數據與模擬結果存在巨大偏差。
就像一個喝醉了酒的醉漢。
東倒西歪,毫無規律可循。
“韓工,我覺得這個新方案不行,這複合材料根本就靠不住!”
徐力一拳砸在桌子上,語氣中帶著一絲煩躁。
“咱們還是用回傳統的冷卻係統吧,至少穩定可靠!”
“是啊,韓工,這都實驗多少次了,每次都失敗,咱們不能再在一條死胡同裡走到黑了!”
另一個研究員也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