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管道深入玉神星地下或者崖壁,最長的延伸到了幾十公裡之外。管道之中,韓陽則灌注進了特製的冷媒,令其在管道之中流動。
如此,來自玉神星基地的熱量便被源源不斷的搬運到了玉神星的地下岩層之中,有效降低了玉神星基地的溫度,同時也降低了玉神星基地逸散向玉神星地表空間的溫度。
構成玉神星的岩層具備較大的比熱容。據韓陽估算,此刻這種規模的玉神星基地運行十年時間,都不足以令散熱範圍之內的玉神星岩層升溫0.1攝氏度。
就算它們升了溫,溫度向地表蔓延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等這個過程走完,說不定自己都已經離開玉神星了,完全不需要擔心。
至於玉神星基地產生的廢氣,韓陽也不再排放,而是通過這種降溫措施,直接將其凍成固體然後和其餘廢棄物一同丟棄在礦洞之中或者峽穀更深處,如此便避免了改變玉神星的“大氣”結構。
一切的一切,都以“絕不為玉神星地表環境造成任何變化”為最高宗旨。
解決了環保相關問題,韓陽收回相應的算力,再度投入到了航天科技研發之中。
研發中心那裡,一處巨大的廠房之中靜靜放置著一顆質量約500公斤,外形如同一個不規則箱子的東西。
七八個機械臂正在它上麵忙碌,進行著各種極為精細的操作。
等最後一道工序忙完,一台運輸機器人過來,將它小心的夾起,放置到了自己的拖車之上,隨即便拖著它向發射場趕去。
發射場位於峽穀另一個角落。那裡同樣被蓋子覆蓋,但頂部是可開合的。此刻,一艘小型登陸飛船便從偽裝棚之中出來,通過開口將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吊了起來,一直飛到了距離玉神星地表約100公裡的太空之中。
在這裡,登陸飛船賦予了這個東西每秒鐘600餘米的速度。於是它便停留在了玉神星的環繞軌道之上,再也不會掉下來。
完成這一切之後,韓陽滿是凝重的下達了一個命令。
“第1102次離子推進實驗,開始。”
能量電池供電之下,韓陽經過辛苦研發,親手製造的新一代離子推進器開始工作,並噴射出了淡淡的紅光。
那紅光極為微弱,就算以純淨的宇宙太空為背景,也需要極為仔細才能看到。
離子推進器開始工作之後,箱子內的各種精密設備也一同開始
密切監測著它的運轉狀態與運轉效果。
一天一夜之後,相應監測數據回傳到了韓陽的大腦之中。在這一刻,韓陽精神陡然振奮。
韓陽看到,在一天一夜的推動之後,這台試驗設備的離地軌道被推升了約兩毫米的樣子。
動力來自哪裡?
很顯然隻能是那台離子推進器了!
這是辛苦研發了數年時間之後,曆經七次大改,十三次重新設計,韓陽第一次在自己製造的離子推進器上觀測到了宏觀層麵的推力!
這幾乎可以算是從零到一的突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