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星際戰爭!(2 / 2)

在這種情況之下,犯了罪,想要隱瞞?做夢去吧。

因為這種一對一詢問的效率極高,且是分批進行的,所以絲毫不會對海王星係統的秩序和穩定,以及生產產生影響。

這是韓陽在人類社會之中的動作。

在韓陽的機器人大軍進入海王星係統的各座城市,開始接管城市的同一時刻,在人類社會之外,韓陽還在做著更多的事情。

在這一刻,那些韓陽從遙遠的玉神星那裡,費儘千辛萬苦才帶過來的龐大的後勤基地、重型貨運飛船,以及裡麵所運輸的貨物等,終於起到了作用。

這些貨物除了常規的補給、燃料之類的東西,便全部都是一台台的機械。

采取模塊化設計與製造,隻要運下來,組裝到一起,便可以投入生產的機械!

總數高達數百萬噸的機械!

無數艘登陸飛船不斷起降,以快到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將那些模塊化的機械運輸到了韓陽之前便勘探好的區域,然後,在無數台機器人的忙碌之下,一片又一片的廠房如同雨後竹筍一般飛快的冒了出來。

廠房之內,一條條的流水線也飛快出現。

僅僅隻有一天時間而已,便有300餘座大型工廠出現在了海衛一之上。

韓陽始終很清楚的意識到,攻下海王星係統,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

br>????因為海王星係統這裡的守衛力量,滿打滿算不過僅有整個太陽係,伊塔人星際戰力的幾十分之一而已。

打下來雖然已經十分困難,但相比起來,卻是最為容易的。

真正困難的,是打下來之後,如何守住。

如同當初求生會攻打穀神星那樣?打下來之後劫掠一番立刻撤走?

那樣對於韓陽來說沒有意義。

必須要守住海王星,將海王星化作自己的根據地,以此為根基,才能推動後續進軍整個太陽係的戰略!

可是,用不了幾天時間,龐大的伊塔艦隊和警衛艦隊必定會來攻打海王星,自己如何守住?

依靠此刻僅剩的一萬出頭戰艦守住?

隻靠這麼一點力量,再攻打一次海王星都不夠,更不要說迎接後續更為強大的戰力的進攻!

可是短時間內,韓陽也不可能快速增加戰艦數量。

海王星係統這裡,韓陽沒有絲毫的工業根基。就算他工業力量再逆天,都不可能做到。

那麼……

擺在韓陽麵前的,就隻剩下了一條路。

全力以赴的製造技術需求不高,結構簡單,可以大規模流水線化快速生產的另一種戰備物資。

自動化防禦設備!

所謂的自動化防禦設備,包括星際地雷集群、探測器、武裝衛星、陸基防空基地、空基防禦基地、星際炮台,等等。

在這其中,所謂星際地雷,便是具備簡單動力的自爆設備,如同當初埋在土裡的地雷那樣,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便會被引爆。

隻不過星際地雷是“埋”在星空之中,以浩瀚星空作為掩護的。

探測器自不必多說,它們是構建星際戰爭體係的信息基礎設施。

武裝衛星主要用於攻擊敵人的信息設施,摧毀對方衛星。

陸基防空基地以建造在星球地表的電磁炮、激光炮為主。它們通常分為兩種,一種的主要任務是攔截來自太空的電磁炮彈丸,保護己方地表設施,另一種則是直接對太空目標發起進攻。

陸基防空基地通常會兼備兩種作用。即保護自身,也進攻敵人。

需要指出的是,依據星球有無大氣層,陸基防空基地的形式變化極多。畢竟如果星球有大氣層的話,高速電磁炮彈丸就等於有了天然的阻礙,基本上不可能穿透——它們會像是流星一般,還未穿透大氣層便燃燒殆儘。

有大氣層的星球的陸基防空基地通常以微型星際導彈為主,較為複雜。

不過海衛一僅有稀薄的大氣層,近似於無,倒是可以采取簡單的陸基防空基地的方案。

星際炮台是一種具備多種進攻與防禦手段的綜合性戰鬥設施,可以簡單將它們看做是簡化版的無人飛船。

它們上麵通常會裝備有小型電磁炮、激光炮、微型星際導彈發射器等武器,有時候還會有石墨炸彈、電磁炸彈,甚至還可以具備掃雷和布雷、掃星和布星功能。

它們不僅可以清掃敵方的星際地雷和探測器以及衛星,有時候還能直接在戰艦之間的戰鬥裡發揮作用。

這些自動化防禦設備,與有人操縱的,高機動性、高防禦力、高戰鬥力的戰艦相輔相成,同為星際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

此刻,韓陽所確定的海王星後續防禦方案,便是全力發揮自己龐大的工業實力,全力以赴的製造無以計數的星際地雷、探測器、衛星、炮台、陸基和天基防禦基地,將整個海王星係統變成一個雷場,來贏下這一場戰爭!

短時間內我造不出戰艦,我還造不出結構簡單的自動化防禦設施?

自動化防禦設施戰鬥力低下,沒有足夠的戰艦配合,戰力有限,可以被輕易清掃?

情況確實如此。這確實是一條現代星際戰爭的鐵律。

但……

那是在數量不足的情況之下。

一千萬顆星際地雷投入戰場之中,隻能給對手略微製造一點麻煩,無傷大雅。一億顆星際地雷便會讓對手重視起來,不得不分配一些力量去專門清掃地雷。

那麼,十億顆呢?一百億,一千億顆呢?

再加上數不勝數的武裝衛星,星際炮台……

彆看我隻剩下一萬艘出頭的戰艦,正麵較量僅能對付十幾艘伊塔戰艦,那又如何?

我要用自動化防禦設施淹沒你們!我要打一場星際戰爭史上幾乎從未出現過的戰鬥!

此刻,這300餘座大型工廠已經全部組建完畢,設備也調試安裝完畢。

它們全部都是最終端的生產工廠,可以直接生產出自動化防禦設備的成品來。

在它們的上遊,有更多的工廠,以及礦場、鑄造廠、電廠等基礎設施也在建造之中,不過並不著急,可以先慢慢造著。

因為海王星係統本身便具備一定的工業實力,有一定數量的各種工廠,且在韓陽的命令之下已經恢複了生產,可以為韓陽提供一部分工業支撐。

除此之外,海王星係統之中還儲備有大量合格的原材料。

原本這些物資屬於各個商業公司,各個集團、各個政府部門等,現在,全部歸屬於韓陽所有。

韓陽的寶貴算力便大部分傾注到了先期建造完成的這300座終端工廠之上,先用海王星係統自身具備的原材料頂上。

等這些原材料消耗完了,依靠海王星自身的上遊工

廠無法滿足供貨需求,但沒關係,韓陽自己的上遊工廠應該也已經建造完成,恰好可以接上趟。

於是,在所有海王星居民全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大量物資開始向這300座工廠彙聚。工廠內部,無數台機器人、無數台智能設備開始了瘋狂的生產。

此刻,一座星際地雷生產工廠之中。

寬敞明亮潔淨的廠房之內,機器轟鳴。大量原材料從入口端進入,經過簡單加工,便形成了透明玻璃狀的外殼,下一道工序,它被植入了芯片,具備了簡單的可操控功能,再下一道工序,它被植入了微型的化學推進器,具備了簡單的移動功能。

再之後,便是裝藥——約200克的全氮陰離子鹽,最後是探測模塊,敵我辨彆模塊,等等等等,最後是封裝。

如此,一枚星際地雷便造好了。

它們一個接一個的從流水線上滾落下來,裝滿一箱300顆之後,立刻便會封箱運走。

在工廠碼頭之上,一艘又一艘登陸飛船停放著,迅速接受著來自工廠內部的星際地雷。裝滿之後就立刻起飛,到達太空之後,便會按照韓陽的指令,將這些星際地雷布置在合適的坐標處,讓它們按照預定的速度和軌道,在太空之中靜靜蟄伏。

平均一條流水線,每小時可以產出這種規格的星際地雷約3000顆,大約一秒鐘多一點一顆的樣子。

而這一座工廠,便擁有40條這樣的流水線,每一天的產量,便是大約280萬顆。

而這樣的星際地雷工廠,韓陽造了足足100座!

一天便是2.8億顆星際地雷的產量!

平均每過一天,海王星周邊的空域之中,便會多出2.8億顆星際地雷蟄伏!

而,除了星際地雷之外,還有其餘200座工廠在不間斷的生產武裝衛星、探測器、炮台等自動化防禦設施,同樣源源不斷,同樣日夜不息。(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