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工廠具備一條極為龐大的流水線:這條流水線長度足有兩公裡,寬度超過20米。
這塊巨大的衝壓鋼板,便來到了流水線開端,開始順著傳送帶移動。
移動到十米處的時候,另一塊衝壓鋼板組裝了上來,大量的機械臂開始焊接。
一塊塊的衝壓鋼板組裝上來,漸漸拚裝成了一艘星塵級戰艦的模樣。
順著流水線繼續往下走,核聚變反應堆漸漸成型,然後是各種各樣的導線、管道、線纜,再是電控模塊,電磁炮模塊,激光炮模塊,雷達模塊,推進器模塊……<b
r>
當它最終來到這條長達兩千多米的流水線末端的時候,它已經化身為了一艘完全體的,能在太空之中快速機動,具備強大破壞力的星際戰艦!
它被立刻拉走進行最後階段的測試。而就在它離開之後僅僅一個小時,又一艘被組裝完成的星塵級戰艦到達了流水線末端。
一小時下線一艘星塵級戰艦,一天就是24艘,集成度如此之高,效率如此之高的飛船生產線,說出去恐怕要讓其餘文明認為是在瞎扯。
可是在這五號行星之上,韓陽足足建造了六座!
為這六座星塵級飛船專用組裝廠供貨的,則是上遊總數高達十萬座以上的工廠!
除了這建造在五號行星地下的星塵級飛船工廠之外,太空之中,還有八座星雲級飛船專用工廠,以及五座小行星級飛船工廠!
每一座星雲級飛船工廠,每兩天可以生產一艘星雲級戰艦。綜合下來,便是平均每天四艘。
每一座小行星級飛船工廠,平均每半年可以生產一艘小行星級戰艦,平均下來,便是每1.2個月便可以生產一艘!
通過前期的,以巨量,甚至天量的自動化防禦設施來爭取時間,通過戰艦的不斷損耗,甚至於將25萬艘戰艦損耗到了此刻的僅剩下不足三萬艘,韓陽終於將時間拖延到了飛船流水線開始正常運轉的時候!
開工之後的第一天,韓陽便製造出了144艘星塵級戰艦,然後直接將它們投入到了戰場之中。
第二天,同樣是144艘星塵級戰艦,還多了8艘星雲級戰艦。
這些戰艦的投入如同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幾乎未能給當前戰場環境造成任何影響。
但沒有關係,第三天還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第六條……
一直到一個月之後,參戰的伊塔戰士們終於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怎麼敵人的戰艦越打越多了?
一個月之前還是2.88萬艘,怎麼辛苦打了一個月,乾掉了敵人3056艘戰艦,現在敵方戰艦數量卻提升到了……三萬多艘?
進一步探測之下,一個極為驚人的消息爆了出來。
臥槽!人類竟然在五號行星上建造了飛船工廠!日產能超過100艘!
這一刻,所有知情者俱都沉默了。
他們真切體會到了人類的精神力量的可怕。
媽的啊……這所謂的精神力量到底是什麼玩意兒?明明解剖人類屍體,從他們身體構造上根本找不到特殊之處,這什麼精神力量到底是哪兒來的?
“時間拖延越久,對我方越不利。必須要趁人類實力尚未膨脹的現階段,徹底剿滅人類!
元首,發動全文明一級動員令吧……發動起全文明的力量!”
魚正輝委員滿是凝重的提出了建議。
一級動員令……
那可是意味著整個文明當前階段的最高目標將向戰爭轉向,一切需求,哪怕是解決電災的需求,都必須要為戰爭讓步,一切以戰爭為先!
“電災的爆發還需要一段時間,以後再慢慢來吧。哪怕我們解決不了,也有其餘文明支援。現階段,不滅了人類,我們就得死!”
元首若名輝沉吟片刻,緩緩點頭:“發布一級動員令。”
幾個月時間之後,一級動員令的效果慢慢體現了出來。有更多的物資和人員彙聚到了五號行星周邊。
但,人類文明的防線仍舊堅若磐石。雖然始終被己方壓著打,卻始終像是風雨飄搖之中的燭火一般,明明看著快要滅了,卻始終不滅!
雙方之間一共僵持了超過五年的時間。人類艦隊在五號行星之上,便堅守了五年的時間。
最終,伊塔艦隊,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