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虛空造物(1 / 2)

所謂工質,其實便是用於噴射出去以獲取反推力的物質。

就像在一艘小船上,人向後拋擲石塊,能獲取到反推力導致小船前行這樣,在這個例子之中,被拋擲出去的石塊便是工質。

對於化學火箭來說,推進劑燃燒生成的高溫高壓氣體被噴射出去,獲取到了反推力推動火箭上升,那些氣體便是工質。

到了宇宙飛船,離子推進器噴射出去的高溫離子便是工質。

離子推進器優於化學推進器的地方在於,它能達到工質的最大化利用,以相同質量的工質獲取到更多的反推力。

但不管再如何節省,效率再高,它都是有工質的。

而很顯然,工質也需要占據飛船空間,自身也有質量。這便會影響到飛船的加速能力與航速。

工質一旦用完,飛船就會失去所有推動力,哪怕還有再多能量,都再也無法移動。

由此可見,無工質推進技術是意義如何重大的一項突破。一旦掌握了這項技術,宇宙航行的一道枷鎖,便會被徹底打開。

隻不過,如今已經晉升為三級的人類文明,在掌握了統一力之後發現,所謂的無工質推進,實質上其實也是有工質的。

隻不過它使用的這種工質是“憑空誕生”的,無需額外攜帶。

其原理便基於誇克禁閉效應。

掌握了統一力,三級文明可以做到以更高的效率打破誇克禁閉,然後等其自然冷卻,出現自發性破缺之後,自由誇克旁邊會通過能量來誕生新的誇克以組成類似於中子、質子之類的重子。

簡單來說,一份物質,可以被變成兩份。

通過這種類似“虛空造物”的技術,三級文明的飛船可以無需攜帶工質,就能獲取到源源不斷的工質,從而實現某種意義上的“無工質推進”。

再加上通過氕聚變可以獲取到更多的能量,這種技術便也有了真正實現的可能。

此刻的韓陽還未真正搞清楚這些技術該如何實現,如何落地,以及如何應用到實際之中。

就像已經知曉了原子核之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但還不知道該如何造出氫彈與原子彈一樣。

但就算如此,韓陽也真正體會到了三級文明的強大。

“果然,不同的科技層次之間,差距如同天塹。麵對三級文明,就算我可以造出無窮無儘的二級文明巔峰戰艦,都不可能是三級文明的對手。”

三級文明製造的戰艦根本不像是二級文明的戰艦那樣需要厚重的裝甲,因為他們有能量護罩技術。

如此,三級文明層次的戰艦,相同的體積下,重量卻可能僅有二級文明戰艦的一半,甚至更低。

這意味著三級文明戰艦的機動性遠超二級文明戰艦,且續航能力更長,防護能力卻更高。

你二級文明戰艦最高隻能做到200米每二次方秒的機動,我卻能輕易做到400米每二次方秒以上。

你二級文明戰艦持續作戰十天就得回去補充能源,我卻能持續作戰一個月以上。

超強機動性、超強續航和超強防護之外,三級文明戰艦還具備超強的攻擊力。

大家的電磁炮彈丸都是0.5克一枚,速度都是500公裡每秒。

二級文明的彈丸隻是普普通通的撞擊。三級文明通過特殊處理,令其處於那種“誇克激發態”之後,同樣的質量,殺傷力卻能提高好幾倍。

你打我,打不透我的防禦。我打你,一顆彈丸就能擊穿你的裝甲,你裝甲再厚都沒有用。更何況你機動性、續航、探測、電磁防護等等等等,一切方麵都比不上我,你拿什麼和我打?

三級文明層次,對於二級文明幾乎是全麵碾壓。

明確了這廣闊的前景,整個文明所有的科研力量都投入到了基於“統一力”理論的後續研究以及應用之中。

時間慢慢的流逝著,轉眼間便是十年過去。

這一天,人類科學界與軍方聯手,在冥王星上麵展開了一次吸引了幾乎所有知情者目光的試驗。

灰白夾雜暗紅的廣袤大地之上,十幾棟巨大的樓房組成了一個建築群落。不同的建築之間有四通八達的通道聯接,在地下也有數目眾多,如同蛛網一般的通道。

無數台體積巨大的設備在科學家們的調試之下漸漸開始運轉,並最終穩定。

伴隨著韓陽的一聲命令,所有科學家全部撤離,隻留下了機器人在其中忙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