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百年時間內,發展到可以輕鬆負擔起每百年4億銀幣的水平,變成了韓陽,以及人類文明的下一個重要任務。
在執政委員會的主導之下,科技部門、財政部門、商業部門等多個部門聯合了起來,開始全麵考察整個人類文明的科技和工業體係,搜集當前階段存在的技術與工業短板,並綜合考慮整體科技進程,開始擬定預購買科技名單。
在這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毫無疑問是計算機科技。
計算機科技也是一個大類,其下有眾多小類,譬如存儲技術、通訊技術、軟件技術等等等等。
這一次韓陽下定了決心,不買就不買,要買就
買全套的,一定要實現計算機科技整體更新一代的目標才行。
“三級文明的計算機科技發展趨勢,在於在更多的領域實現量子優勢,更多的用量子計算方式,代替傳統的電子計算。
當前階段,我已經在數百萬個領域實現了量子優勢,但占據計算機整體的占比,仍舊隻有約30%。
這一次的目標,是將占比提升到40%。”
彆看僅僅隻是10%的提升而已,但韓陽預計,這麼一點提升,卻會帶來整體算力至少3倍的提升。
也隻有通過買科技的方式,在原本基礎就已經足夠龐大的方式下,仍舊實現如此巨額的提升了。
要是依靠自己研究,那就算是一次堪稱重大的更新換代,能實現30%,40%的提升就已經足夠了不起了。
排在計算機科技之下的,是成套氕聚變控製技術。
氕聚變的能量產出是恒定的,哪怕六級文明都不可能提升。但維持氕聚變裝置運行的能量卻是可以降低的。
隻要能將運行能量降低,便能變相實現整體能源產出的提升。
同時,更新一代的技術必將在安全性、穩定性、方便性、小型化等方麵實現突破。
再之下,則是無工質推進技術和能量護罩技術。
能量護罩技術和能量炮技術可以歸為一體。如此,三級文明的四大標誌性科技,加上計算機技術,便構成了此次科技數據收購的主體。
在韓陽看來,四大標誌性技術其實並不僅僅隻是這四種技術本身。
它們是具有標誌性的,也即,這四種技術與生活生產的方方麵麵俱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四種標誌性技術提升了,整體科技便提升了。
除了這些主體之外,在邊邊角角的地方,人們也補充了一些次級技術,譬如材料科學方麵、金屬冶煉方麵、合金加工方麵等。
聽聞人類文明這裡有大規模的購買科技數據的需求,幾乎整個銀河係內的四級文明都聞風而動,甚至一些五級文明也表現出了意向。
沒辦法,這年代,有錢就是爺啊。整體規模上億銀幣的訂單,就算五級文明都要心動一下。
一些距離較近的四級文明直接派遣商務團隊到達太陽係,與人類一方展開接觸。距離較遠,實在來不了的文明,也在通過超距通訊技術千方百計的展開遠程公關。
不過很遺憾,這些文明全都沒有機會。
買誰的不是買?既然都一樣,那當然要買雲光文明的。
這個總價1.1億銀幣的大訂單,便落到了雲光文明頭上。
為此,雲光文明派遣出了大規模的科技交流團隊,攜帶著眾多科技數據到達太陽係,將相應的科技資料全都轉交給了人類科學界。
就像承諾之中那樣,這些雲光科學家各自儘心儘力為人類科學家們講解相關數據與思路,足足呆了數年時間才離開。
韓陽敏銳察覺到了雲光文明的一點小心機。
儘心儘力的傳授科學成果,這從一方麵來說算是雲光人遵守承諾,但從另一方麵來說,對人類自身的科研潛力造成的損壞,卻更大了。
“這些雲光人恐怕打著儘可能破壞我們的潛力,讓我們以後隻要想發展科技,就隻能從他們那裡買的心思吧……
通過這種手段,變相控製我們文明,讓人類成為他們附庸……
不過,你們的算盤算是打錯了。有我在,人類的潛力豈是那麼容易破壞的?”
對於雲光人的一切“好意”,韓陽毫無客氣,照單全收。
於是,科技緩慢進步了上百年時間之後,終於迎來了一次全方位的突飛猛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