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矮行星級戰艦!(2 / 2)

為此,韓陽抽調了上億名各領域的科研專家,組織了數十萬家實力雄厚的研究機構,且由執政委員會直接牽頭領導,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推進小組。

在當初的星塵級、星雲級、小行星級三種級彆的戰鬥飛船之外,此刻韓陽認為,建造第四級彆的,被劃分為“矮行星級”的戰鬥飛船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在韓陽的高效統籌和直接推動之下,在整個文明全力以赴,投入了無法計數的巨量人力和物力資源之後,經過了數年時間,矮行星級戰艦的設計方案終於定型。

之後,全新一代大型戰鬥飛船便真正進入到了研發階段。

相應的科研攻關任務直接下發到了每一家研究機構,每一名科研人員身上。

無數人廢寢忘食,配合著韓陽,將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解決。最終,更先進的鋼板製造了出來,更穩定的通訊器製造了出來,可以耐受數千攝氏度高溫的絕緣材料製造了出來,符合需求的推進設備製造了出來……

地球一號造船廠,一座巨大的太空基地靜靜懸浮在太空之中。

在它那專門為矮

行星級戰艦所設置的巨大船塢之中,全新一代矮行星級戰艦已經呈現出了雛形。

數萬名工程師與幾十萬台智能機器人工作在這處基地之中,將一台台凝聚了整個文明心血的設備安裝了上去。

在這裡,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截電線,都經受過最為嚴苛的性能測試。

在民用環境之中僅能賣出幾分錢,幾毛錢的東西,要應用在矮行星級戰艦之上,其價格便會直接提升至少百倍。

當然,性能要求方麵也高了許多。

經過了十餘年時間的建造,最終,被執政委員會命名為“人類號”的第一艘矮行星級戰艦,終於離開了船塢!

經受過長期訓練的數千名人類戰士也終於登上了這艘戰艦。

“終於完成了啊……”

此刻的韓陽心中滿是感慨。

這人類第一艘矮行星級戰艦,其最長處達到了1200米,整體質量高達40餘萬噸,幾乎是上一代旗艦級戰艦,小行星級戰艦的幾十倍。

原本它的質量不可能這麼輕的。

單單是防護裝甲,質量就得有20萬噸以上。不過現在掌握了能量護罩技術,厚重的裝甲當然就不需要了,由此才將整體質量降低到這種地步。

它的外形,則是核心處一條長達1200米的,長條圓柱形的核心,核心周圍則延伸出去一條條鋼結構,最終連接到了外圍的圓環形之上。

圓環的數量總計有六個,不同的圓環之間還有通道相連。

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為在這全新一代戰艦之上,人們首次采取了人工重力設計。

通過自轉,那些圓環之中便可以擁有約為地球0.6倍的重力。這樣一來,不管在作戰還是在日常修整訓練之中,生存其中的戰士們便無需再忍受無重力環境了。

人工重力設計早就應用在了客運飛船和太空基地之上,但應用在戰艦上,這還是第一次。

最主要還是科技的發展令人工重力設施對於戰鬥力的提升,蓋過了它對於戰艦整體性能的損害。既然如此,當然要將其用上。

大量的武器設備便安裝在這些圓環以及核心圓柱之上。能量炮、激光炮、星際導彈模塊、雷達模塊、推進模塊、能源模塊等等等等,俱都遵循著最佳設計方案分布在龐大的船身之上。

離開船塢之後,人類號戰艦立刻開始了適應性訓練,開始為後續的演習做準備。

數年之後,演習終於開始。在這一次戰鬥之中,人類號戰艦果然不負眾望的表現出了它那驚人的戰鬥力。

它就像是一座太空堡壘一樣,來到哪裡,哪裡便會成為它的主場。

厚重的能量護罩防護之下,沒有任何進攻能突破它的防禦。

多座聚變電廠供能之下,它裝備的前所未有的超高量級的能量炮,其彈丸不僅威力強大,速度也高達上千公裡每秒,且射速極快,沒有任何戰艦能承擔得起它的全力進攻。

拿來攻堅克難,拿來逆轉戰場局勢簡直最合適不過。

韓陽甚至得出結論,有了矮行星級戰艦,人類艦隊的戰鬥力甚至直接暴漲了將近一倍。

“如今有了矮行星級戰艦,人類文明的綜合評級,估計能有個3.5了。就算放眼全銀河的三級文明,人類文明也不再是墊底,而是能算得上是中遊。”

韓陽心中滿是感慨:“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啊,得造它個十艘八艘的出來。”

便在整個文明因為實力的提升而一片歡騰之時,一條消息不期而至。

“紅陽文明就人類文明不正當商業競爭一案,向銀盟商業仲裁法院提起訴訟,請人類文明按時出庭參與審判……”(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