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c八
逃逸速度的另一麵,則是星體引力場可以為外來物體加速的速度上限。
韓陽下定了決心。
於是,這一整顆星球,便全部由中子組成。且,中子也被密集的壓縮到了一起,相互之間幾乎沒有空隙。
但中子星不同。它內部不存在這個空隙。
在尋常環境之中,人力極為有限,不過是最多舉起百來公斤的東西罷了,換算成能量,不過一千焦耳左右。
而恒星的亮度一旦到達愛丁頓光度極限,恒星自身釋放的光的光壓,其壓力便會超過恒星自身引力對於自身物質的束縛。
現階段的人類文明,雖然還未完全消化來自於雲光文明的科技,更不要說將學習到的東西真正轉化為生產力和戰鬥力,但在某些分支科技層麵,已經達到了雲光文明的高度。
不過探測設備顯示這一片區域之中的各種輻射異常之強,甚至比藍巨星周邊的輻射還要強大。
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宇宙底層運行規律,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
它的引力場足夠強,但又不至於強到令光都無法逃脫,韓陽仍舊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檢測發生在它內部的變化,由此,韓陽不惜遠航數百光年距離,來到了這顆中子星旁邊。
等等等等,一切正常物質其實都是中空的。
不過在韓陽看來,此刻的研究,說是預研都算不上。以衝擊四級文明萬有理論,將引力真正統一起來作為對比的話,此刻對於暗力理論的研究,大概勉強能算是牛頓剛剛看到一顆蘋果掉在了自己麵前。
高能伽馬射線、X光,各種各樣的核輻射,速度極快的帶電粒子流等,橫掃這片浩瀚虛無的太空。
這是人類文明曆史之上第一次有明確目的,且具備了一定基礎的,對於暗物質和暗能量所展開的研究。
這意味著它具備極端微小的體積。但,它卻是這一片星域之中唯一存在著的宏觀星體了。
這便是暗力理論。掌握了暗力理論,便可以成為五級文明。
搭乘這座空天母艦離開太陽係的人類科學家數量在兩萬左右,算上一些後勤、支援、工業人員等,總數達到了五萬。
這又不是小孩子在玩猜大小,猜錯了也無所謂。
而這顆中子星的逃逸速度達到了15萬公裡每秒,也即,它可以將落向它的物體加速到15萬公裡每秒的速度。
由此,想要探測暗物質,找一個具備強大引力場的地方作為試驗場,便成了必然。
桌子,椅子,饅頭,麵包,麵條,水,金銀銅鐵……
眾所周知,身為質量最大的一類恒星,藍巨星具備超高的亮度和超強的輻射。
這一過程,不要說電磁力,便連電子簡並壓力都無法抗拒。
如今的韓陽已經確定,在這種神奇的星體周邊,便隱藏著暗力理論這一更深層次描述宇宙底層運行規律的理論的奧秘。
距離再度拉近,它卻仍舊是一個小亮點。
由此,中子星便成為了向暗力理論發起衝鋒的唯一備選。
這裡距離太陽係約470光年。這裡與其餘的星際空間一樣,浩瀚虛無,冰冷黑暗。
約五年時間之後,伴隨著一陣光影變幻,空天母艦在浩瀚太空之中現出了身影。
那是四級階段人類文明所製造出的飛船都不願意靠近的地方。
光也是有壓力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之上,便會對物體產生一個壓力。地球時代,人們還曾設想過製造出巨大的光帆,借助太陽光的光壓來進行宇宙航行。
在這顆渺小卻強大,具備足以毀天滅地威能的星球旁邊,人們的科考基地和飛船,以及高達1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瘋狂圍繞著它旋轉,幾乎每一分鐘左右便圍繞著它旋轉一圈,且頂著相對論鐘慢效應的影響,在厚重裝甲和防輻射層的影響之下,展開了對它的嘗試性研究。
可想而知,藍巨星周邊的輻射會多麼強大,環境會多麼惡劣。
相比起白矮星,正常物質的密度就像是真空一樣稀薄。但相比起中子星,白矮星的密度也如同真空一樣稀薄。
在這個速度之下,一個體重為70KG的普通人,通過與中子星的撞擊,將釋放出約7.88*10^17焦耳能量。而地球時代大名鼎鼎的沙皇炸彈,其爆炸之後釋放的總能量也僅有4.2*10^17焦耳左右,大約僅有這個數字的一半。
氫元素等較輕的核素在藍巨星內部劇烈的反應著,其速率甚至於高達太陽這種普通恒星的數百萬倍。
在執政委員會的安排之下,那艘五級文明的空天母艦再次被調了出來,開始載著一些科研學者,以及大量的試驗裝置,離開了炮火隆隆的太陽係,向著南冕座方向飛行而去。
飛船之上的可靠設備探測到了相當於0.9倍太陽質量星體才能營造出的引力環境。以及,這一片星域之中那
連藍巨星都無法比擬的輻射環境,除了它之外,也實在找不到其餘的候選者。
中子星便是這樣一種極端、極限、且神奇的星體。
而此刻,這一片空間明明一片黑暗,絲毫看不到恒星的影子,但這裡的環境卻比藍巨星周邊還要惡劣。
質量如此巨大,輻射如此強烈,體積……卻這麼一點?
科考飛船再度靠近,在全功率開啟的抗輻射設備幫助之下,終於平安無事的來到了距離它僅僅一百多萬公裡的地方。直到這個距離,望遠鏡才完整的拍攝到了它的圓盤狀結構。
到了這個層次,從一些不重要的側麵,對於暗力理論展開嘗試性的研究,已經可以做到。
連經典力學都沒有掌握,更不要說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連這都沒有掌握,更不要說後續的大統一理論和萬有理論。
但這,卻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一個人類文明不甘心於被困在四級文明階段,要向更高層級展開衝擊的信號。
數萬人在韓陽的操縱之下展開了數據收集和分析。韓陽的其餘注意力則在密切關注著外部的局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