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精神煥發,鬥誌昂揚(1 / 2)

浩瀚的太空深處,一顆紅矮星靜靜懸浮。

它的質量僅有太陽的0.25倍,半徑僅有太陽的0.3倍。

這樣質量的紅矮星在銀河係之中隨處可見。據韓陽統計,銀河係之中約3000億顆恒星之中,紅矮星的數量要占到80%左右。

這顆紅矮星周邊僅有兩顆行星。一顆質量約為木星7倍的龐大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它僅有500萬公裡的地方圍繞著它旋轉。

因為距離太近,這顆氣態巨行星已經被這顆紅矮星引力鎖定,永遠隻能以一麵麵對著它,永遠承受著這顆恒星的炙烤。

它的背麵,便隻能永遠保持冰寒與黑暗。

一麵冷,一麵熱,造就了它超強的大氣對流。在它上麵,超音速的狂風隨處可見。威力巨大的雷暴和酸雨終年不停。

這樣的重型運輸船,這個星係之中總計存在兩萬餘艘。

在人類艦隊經曆了如此漫長跋涉,且當初行程如此匆忙,根本沒攜帶多少物資,完全是輕裝簡行的狀態之下,就算有韓陽的存在,人類艦隊都等不及韓陽來慢慢建造基地,慢慢生產物資了。

換做其餘文明,還要將人口一一喚醒,依靠智慧生命去慢慢建設基地慢慢生產物資,更是不可能成功。

當箱子和各種補給品到達之後,集散中心裡的機器人便會忙碌著,將這些補給品按照不同的種類、體積、質量、用途等,分彆裝箱。

沒辦法,宇宙實在太過空曠。這樣漫無目的的飛行,不說撞擊,單單是靠近某顆星球的概率都太低太低。

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在高達數億數十億年的漫長光陰裡,連一顆星球都遇不到,最終在星際塵埃雲和星際輻射的影響之下,慢慢崩解,最終融入到宇宙之中,成為星際塵埃雲的一份子。

如此,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暴露的可能性。

同時,因為那顆氣態巨行星存在的原故,這顆岩質行星的遠日點正在逐漸增加。據計算,在大約兩億年之後,這顆行星將最終掙脫這顆紅矮星的引力,再度進入浩瀚星空,展開壯烈的星際流浪之旅。

大量的工程運輸船已經開始了打撈。於是,無以計數的金屬箱子以及他們內部存放的補給品,便如同細雨一般,降落到了每一艘空天母艦之中。

有專門建造的數千座大型補給箱生產中心源源不斷的生產出無數金屬箱子供應到集散中心裡。

早已經空空如也的燃料艙,再度被各種燃料元素填滿;

老舊的,隻能勉強運轉的零部件被全部替換;

斑駁的裝甲被卸下直接回爐,光滑的全新裝甲替換了上去;

因為能源與物資的匱乏,已經閒置了上百年時間的種植與養殖和水產基地也重新開始了運轉,大量的瓜果蔬菜米麵糧油,肉類魚類菌類等等,再度填滿了食物倉庫,供維持艦隊運轉而必須保持清醒的人們隨時取用。

投放點是固定的,每一艘重型運輸船都會來到投放點卸下自己所運輸的箱子。同時,投放出去的箱子,其航向和速度也是固定的。

以投放點為起點,浩瀚冰冷的星空之中,硬生生被造就出了一條金屬箱子組成的河流。

之後,一支工程艦隊出發,繼續以超光速航行向這個恒星係接近,在距離恒星約1.6萬億公裡的地方轉變成了常規航行,繼續靠近。

一旦物資供應不上,立刻就會發生災難性的後果。少則幾十億人口在冬眠之中死去,多則數百上千億人。

數千艘大型空天母艦全部脫離超光速航行狀態,靜靜懸浮在太空之中。高性能的探測設備,最遠則延伸到了數萬億公裡之外。

之後,在反重力技術之下,這些重型運輸船會直接從星球地表起飛,進入到浩瀚太空之中,並將其運送到距離恒星約兩萬億公裡處,再賦予它們合適的航向和速度,讓它們慢慢飄向更深的宇宙深處。

這條河流慢慢的流淌著,以每秒大約50公裡的速度前進,總長度目前已經達到了160億公裡,其中箱子數量已經達到了200多億個,且仍舊在不斷變長之中。

與此同時,星係內部那顆行星之上所進行的所有建設同時停止。幾顆大當量的誇克裂變彈引爆,熾熱的火光和龐大的能量瞬間將一切摧毀。

客船隻供旅客短期乘坐而已,並不會在上麵長期生活。而大型居住飛船當然不同。

在這個星係之中完成了補給,韓陽再度毀屍滅跡,然後操縱著龐大的人類艦隊再度進入超光速航行狀態,以八倍光速的速度,向著銀河係邊緣,同時也是大犬座矮星係的方向,再度展開遠航。

可以說,如果沒有人類提前建設好了補給星係,羅圖文明根本不可能完成逃離銀盟的壯舉。

裝箱完畢之後,它們便會被運送到停泊在旁邊的大型運輸船之中。

就算你們發現了五個,且在這五個星係的補給品之中,都添加了追蹤設備來嘗試追蹤,那我在總計十個星係的補給品之中隨機選擇一個,也有高達一半的概率不會被你們追蹤到。

未來,或許是闖入某一個恒星係,被恒星引力捕獲,也有可能直接撞上星球化作塵埃。

就像是滿身疲憊,滿身灰塵的長途旅人終於來到了設備齊全的酒店之中,好好的洗了澡、吃了飯、睡了覺、換了新衣服一樣,精神重新換發,鬥誌再度昂揚。

一艘大型居住飛船,就是一座具備完整生態的人類城市。

此刻,人類艦隊已經行駛到了被選中的那個恒星係邊緣,來到了金屬箱子所組成的金屬長河

旁邊。

一個運輸船,就能裝十萬個這樣的金屬箱,總運輸質量達到數百萬噸。

是居住飛船,而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客船。

這數千萬種補給品,經由不同的通道,最終彙聚到了一處處集散中心裡。

這便是輕裝簡行展開大規模恒星際遠航的風險所在。

從軌道構成數據和元素組成數據來看,這顆行星不像是這個恒星係之中形成的,更像是一顆流浪行星偶然間闖入了它的地盤,然後被它的引力俘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