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不到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先分析動機,未嘗不是一個方向,比如誰最最恨魯王,且有能力有機會對他動手。
以及誰又可能因此而得利?
“要說恨魯王的話,那範圍可就太大太廣了,說句不好聽的,因魯王而死的人簡直不要太多。這裡還包括了他的親信,長史等一係列王府輔官,乃至於因煉丹而死的人和剛剛被賜死的王妃。
這些已死之人理所當然會恨他。
而這些人還活著的親屬家人,我想應該也不會對魯王抱有什麼善意吧。”
“有些人都已經死了好幾年了,他們的家人應該不可能拖好幾年過來複仇吧,而且那些人估計也沒這個能力。”
“這可不好說,正是因為沒什麼能力,所以才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
“遠的不提,先討論下近的吧。”
“近的,應該就隻有王妃和王太醫了吧,王妃被賜死,要說舒國公一家一點怨言都沒有肯定不可能,最多隻是不敢說,同時他們家也有能力做這事啊。
應該有能力吧,好歹是權貴。
舒國公不還是孟氏旁支嗎?往上追溯祖宗還是孟子呢,傳承了千年不止。
有點底蘊,應該很正常很合理!”
“這不可能,舒國公家要是真的不願意,那也不至於害魯王啊,大不了偷偷將魯王妃換了就是,隻要魯王妃之後一直隱姓埋名,再也不露麵,不出現。
想來陛下那邊應當也不會深究。”
“是啊,人都死了,再去複仇有啥用?還有可能把全家性命都搭進去。”
“等等,王太醫是什麼情況?”
“哎,對哦,硬說起來,王太醫與魯王的狀況變化,關係確實挺大。在魯王渾身上下生出青色紫色和黑色斑點的時候,是王太醫在替魯王針灸。魯王清醒過來之後,發現自己被針灸,頓時暴怒,當場就叫侍衛進來,把王太醫拖出去杖斃,當時那些侍衛都已經進來了。
結果魯王舌頭突然變大,不能靈活說話,不能繼續吩咐,緊接著就是四肢變成豬蹄不能動彈。然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魯王的變化吸引過去了,而我想著魯王變成這樣,府裡有個太醫,肯定比去外麵找大夫過來幫忙看要方便些。
所以就沒繼續執行魯王的命令。
而且魯王的命令本來就不合規,太醫畢竟不是王府奴仆,哪能隨便杖斃。
故而算保了王太醫一命。
現在想想,是不是有些太巧了。”
討論了一會後,董懷德不由將懷疑的目光轉到了王太醫的身上,難不成魯王是對的,真的是王太醫在偷偷害他。
所以魯王才那麼憤怒要殺他。
而王太醫這時候,自然再也無法鎮靜下去,聲音都有些顫抖的辯駁起來:
“冤枉啊,你都說了,我是在魯王身上出現各種斑點後才給他針灸,至於之後的變化,那我哪知道是怎麼回事。
我的針灸要是有這能耐。
還至於隻當個普通太醫嗎?”
王太醫是真的有點慌,因為他嚴重懷疑董懷德該不會是實在找不到什麼線索,想拿他頂鍋吧,真拿他頂鍋的話。
那他可就不是自己性命保不保得住的問題了,而是全家性命能不能保住?
所以王太醫怎能不慌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