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陣輕快的音樂,中央舞台上的簾幕徐徐拉開,場景中的演員隨之出現。
開場的一幕是男女主角最開始相識的一幕,那是舊時學堂的場景。
首先出現的是女主,那時一個清秀美麗的女孩,她正在跟同學們一起認真認真上課,教室講台上是一個帶著眼鏡年輕老師,他正在激情演講著,似乎正在宣揚著什麼。
劇院一片安靜,隻有舞台上表演者的聲音以及不時響起的背景音樂,幾乎所有人都沉浸音樂劇之中。
餘詩洋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中央舞台,此刻的他的確有些入迷,舞台上的音樂劇表演得真的很不錯,水平很高。
故事的背景是上個世紀二戰前,男女主角是同一所大學的同學,在一次學校動員活動第一次邂逅,之後兩人便開始了一場持續近三年的戀愛,從青澀漸漸走向成熟,畢業後兩人克服雙方父母的困難到最終結婚,這一段可以算是故事前半段,前後持續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
舞台上的背景音樂不時應景而起,充分渲染氣氛。
前半段的故事輕鬆歡快,不過進入第二階段,故事發生反轉,男女主角結婚之際正是二戰爆發之時,男主剛結婚就被迫投入戰爭之中。
戰爭初期,男女主角都會定時相互書信,以寄相思。
期間,女主更是生下兩人愛情的結晶。
雖然戰亂的時代很是慘烈,但是兩人的書信無疑是成為最為溫馨而動人的獨白。
不過,好景並不長。
隨著戰爭日趨白熱化,男主被派遣到海外作戰,與女主書信變得越來越困難,不過兩人依舊堅持定時給對方寫信,往往好幾封信雙方才能夠收到一封,如此,每次收到信件的兩人都萬分珍稀。
戰爭是殘酷的,許多人犧牲了。
男主在一次任務中被敵軍被浮,從此與女主斷了聯係。
女主依舊給男主一次又一次寫著信。
男主被送到殘酷的戰俘集中營中,遭受各種折磨,期間因為懲罰腦袋遭受重創導致失憶。
二戰最終的各大國較量中落下了帷幕。
男主最終堅持到了最後,從給戰俘集中營中幸運活了下來,但是他記憶並沒有恢複過來,不過他依舊保持寫信的習慣,隻是他不知道要寄給誰,隻知道冥冥之中覺得有個牽掛的人。
因為記憶丟失無法確認身份,他最終留在了國外,以一個新的身份開始異國的生活,直至變成一個孤獨的老人,有一天他看到關於書信的報道,那些書信中就有曾經他寫給妻子的信件,丟失的記憶也在他的腦海中漸漸回歸。
兩位古稀的老人最終借助信件有關信息重逢,兩人數十年來一直都保持著寫信的習慣,數十年存下大量的信件,這些正是兩人跨越幾乎半個世紀愛的見證。
整場音樂劇前後持續了三個小時,一個非常關於愛的感人故事。
直到晚上十點半,音樂劇最終才落下了帷幕。
餘詩洋看完音樂劇,心中倒是微微有些震撼,雖然故事並不是很複雜曲折,但是男女主角堅持數十年寫信的經曆多少還是有些感動他,另外根據之前獲得的信息,這個音樂劇的故事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隻不過在真實故事上略微添加一些因素。
除了讓人感動的故事之外,餘詩洋感觸頗深的還有音樂劇中背景歌曲,其中他印象比較深的就有三首歌曲,應景而動人。
音樂劇表演結束,表演者紛紛上台向觀眾們致敬。
熱烈的掌聲很快響起。
一個完美的謝幕。
音樂劇大廳的燈光儘數亮了起來,觀眾紛紛起身井然有序離開。
餘詩洋跟隨著蘇世源與吳慧妍以及蘇沐雪一起加入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