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身居高位,為朝廷出力,是多少讀書人的夢想。
朱高爔小小的年紀,能看出解縉的軟肋,實屬難得,但是朱元璋仍舊有些犯難。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讓解縉跟著他父親回老家時定下十年之約。
“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解縉才華出眾,朱元璋非常喜歡,曾跟他說“義則君臣,恩猶父子”。
被皇帝當成親兒子看待,解縉一下子就飄了,立馬寫了一篇洋洋灑灑萬餘字的文章,針砭時弊,並且歸咎於“臣下之乏忠良”,不久,又寫了《太平十策》上呈預覽。
解縉不僅為自己寫奏疏,還仗著文采出眾,幫彆人寫告狀信。
李善長死後,解縉幫工部郎中王國用起草奏疏為李善長鳴冤;又幫同僚夏長文起草奏疏,彈劾都禦史袁泰,被袁泰懷恨在心。
不僅如此,解縉到兵部索要皂隸,言語傲慢,被尚書沈溍告到禦前。
總而言之,解縉的表現簡直像個初入職場的愣頭青,不知不覺得罪了很多人,被群起而攻之,不少高官暗中憋足了勁要收拾他。
眼看解縉在朝中待不下去了,朱元璋隻好先把他打發回家,暫時避禍。
朱元璋是有愛才之心的,讓解縉回家,是為了保護他。
磨磨性子,懂些人情世故後或許仍舊可用,朱元璋當初定下十年之約,其實是打算等朱標登基後再施恩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