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奮戰了兩天,朱高爔終於繪製出水車的圖紙。
水車主要由大軸、輻條、刮水板、水鬥、引水槽等部件構成,不同部件之間使用榫卯結構連接。
主體是一個矩形水輪,兩木夾軸,架設在河流中,高擎出河麵,頂端高出河乾數米。
水輪上安裝很多輻條,每根輻條的末端都有一個刮板和水鬥。
刮板用平木板製成,水鬥實際上是竹筒,刮板在水鬥前麵。
水車的旋轉依托於河水自西向東流動,水輪的轉動方向應與河水的流向一致。
河水流動,衝擊刮板,推動水輪周而複始的旋轉。
水鬥在淹沒入河水後灌滿水,水激輪轉,旋轉到頂部時,順承倒泄,水自動傾倒出來,高空中的木製水槽承水,引入河乾,流進農田。
僅借助河水的自然流動,不需要額外的人力物力,水車便能晝夜不停地工作,將低處的河水引到高處的農田,自動灌溉。
為儘快趕工,朱高爔將木匠分組,各負責製作一類部件。
他擔心水車太重,平地的水流難以推動起來,又設計出喇叭口的石砌水渠,中間窄兩邊寬,加快水流的速度,專門用來架設水車。
另外,在水車的底下,再挖一個U型深坑,進一步加快河水流速。
部件全部完工後,帶到河邊組裝。
老皇帝親自到場,見到這意義非凡的重大時刻。
刮板著水,巨輪順著水流,緩緩旋轉起來,河水嘩嘩地提上岸,倒入引水槽中,水花飛濺,周圍歡呼聲此起彼伏,久久不絕。
老皇帝緊攥著朱高爔的手,激動地連聲說好。
解決了水源問題,栽種紅薯,便成為輕而易舉的事,技術指導方麵的工作,三保和黎輝足以勝任,有燉趁機勸祖父早點兒回宮。
皇帝和吳王都在這邊,有燉肩負安保任務,壓力山大。
朱高爔當然清楚哥哥心裡那點兒小九九。
這些天,為了趕製水車,有燉沒日沒夜地監工、督促,早已疲累不堪。
朱高爔心疼哥哥,雖興致正濃,但仍歡天喜地,屁顛屁顛地跟老皇帝回宮。
皇太孫朱允炆在文華殿,聽著錦衣衛指揮僉事譚全的彙報,臉色鐵青,緊抿著薄唇,強壓下心頭的怒火。
吳王可真會出風頭!
皇莊附近的農戶,竟然奉他為神明,說他是仙界下凡的福星。
簡直不可理喻!
朱允炆不知如何化解自己的憤怒,回到東宮,接連摔碎十幾個珍貴瓷器,直到一群內侍伏在地上,瑟瑟發抖,內心才稍微好受些。
奪回奏疏處理權,卻未能壓下吳王蓬勃崛起的勢頭,這讓他如何不氣?!
方孝孺想衝到禦前理論,卻被解縉攔下,和解縉之間的爭吵再度升級,陷入白熱化。
解縉在翰林院每天的差事,就是盯著方孝孺,及時對他圍追堵截,不讓他到乾清宮滋擾。…。。
方孝孺氣不過,跑到頂頭上司劉三吾那兒告狀,讓他評評理,結果老先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不肯為他主持公道。
想為太孫排憂解難,空有滿腔熱情,卻無計可施,方孝孺隻能長籲短歎。
解縉的目標簡單而明確,就是排除一切乾擾,助力吳王登上儲位,而後水漲船高,一躍成為帝王師。
朱高爔對解縉的表現相當滿意,時不時派個小宦官過去慰問送好吃的,為其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