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看到她笑了,知道不是什麼大事,就放下了心裡的擔憂。
她開玩笑道:“你們娘倆又背著我乾什麼了?”
安樂湊到烏那希身邊,驚歎:“難怪我越長越像皇額娘了,原來您才是我親阿瑪啊!”
烏那希頓了一下,笑著看向年世蘭:“你告訴她了?”
年世蘭點頭:“她有些想法,不敢跟你說,所以我就乾脆把她的真實身份跟她說了。”
烏那希點點頭,看向安樂:“怎麼了?有什麼想法不敢和皇額娘說的?”
安樂笑了笑,心裡對烏那希的畏懼在得知自己身份的時候就沒了。
她拉著烏那希走到桌上的地圖旁:“阿瑪、呃,額娘、咳……我該叫您什麼啊?”
“還是叫皇額娘吧!免得外人議論。”烏那希好笑的看著窘迫的安樂。
安樂鬆了口氣,又回歸了正題,她指著羅斯國的位置說:“皇額娘,我想要這裡。”
說完怕烏那希不明白她的意思,還解釋道:“女兒的意思是,女兒想像叔伯們一樣,將這裡打下來成立自己的國度。”
烏那希想了想現在的局勢,那邊現在還不是葉卡捷琳娜在位,也就同意了:“好,那就打!”
有了烏那希的支持,又是給親侄女打地盤,年羹堯一點意見都沒有。
弘曆在接到烏那希的傳信後,又讓胤俄帶了支援來。
烏那希隻要了胤俄帶來的大清製造的新型武器裝備。
至於胤俄和他帶來的兵卒,則全都被留在了蒙古接手這邊的事宜。
蒙古的一些好戰分子都被安樂收到了麾下,烏那希不放心的給他們都下了禁製。
這個禁製比她之前給宮裡人下的狠一些。
禁製的內容是讓他們完全服從安樂的指揮,若心生反抗則當場斃命。
禁製一下,瞬間就死了一小部分人。
烏那希冷笑著說安樂得了天神的庇佑,隻要想反抗她,上天就會降下責罰。
因為那些人死的都很莫名其妙,所以剩餘的蒙古將士都信了烏那希的話。
他們看向安樂的眼神裡隻剩下狂熱的敬仰。
雖說部分蒙古人對羅斯國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安樂她們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
不過或許上天真的在庇佑安樂,讓她在心煩意亂出去打獵時救下了一個來自羅斯國的家庭。
經過詢問才知道對方的身份也不普通,他們的身份是羅斯國的貴族。
而其中這家小女兒的名字還震驚了烏那希,因為她叫:葉卡捷琳娜!
烏那希稀罕的抱著這位傳說中的人物又親又揉的rua了好久都不舍得放手,最後還是安樂吃醋了她才收斂了一些,但還是悄悄送了不少她收在空間裡的珠寶首飾。
最後安樂借著他們的幫助,帶著一部分蒙古將士先一步進了羅斯國境內。
又借著遊曆的理由摸清了羅斯國的情況,和年羹堯裡應外合的拿下了羅斯國。
打下羅斯國後,安樂就成了大清皇室第三個建國的皇室子弟,也是第一個公主。
她秉承了十三十四兩位皇叔的風格,將自己的國號定為清安。
一個是因為她自己的名字叫安樂,一個就是她對大清的祝願,以及,她和弘曆上書時說的那樣,她的清安國將會永遠作為大清對外的一道防線,守護著大清的安寧和平。
年羹堯也沒再回大清,他將虎符交給了自己的副將:“你回去告訴皇上,就說微臣不放心公主,自願留在清安國為公主馬首是瞻。”
他麾下,一部分沒什麼牽掛的士兵也跟著一起留下了。
這一部分留下的清軍也得到了安樂的重用,尤其是那幾個識字的,硬生生被安樂當成了文臣使喚。
沒辦法,不管是蒙古還是原本的羅斯國的人,知識都很貧乏,讓安樂頭疼得很。
烏那希見此隻能給胤禟送信,讓他在大清招一些願意到清安國發展的學子,隻要有人願意,那不管對方是自己還是帶著家人一起,一路上所需的所有費用都由清安國承擔。
胤禟的動作很快,也是那些世家消息靈通,能被稱作是世家的家族,政治嗅覺都很靈敏。
他們已經在大清那位年輕的帝王身上聞到了危險的氣息,此時既然有個機會能給家裡留下一些傳承,又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不止是安樂的清安國迎來了大批的世家子弟,就是清華國和清統國也有不少去投奔的世家。
年羹堯的妻兒也一並都來了,說在大清雖然身份也不低,但到底和皇帝隔了一層,這邊就不一樣了,安樂是他們年家親生的。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清安國也漸漸進入了正軌。
於是安樂又開始閒不住了,烏那希和年世蘭也願意縱容她。
烏那希就這麼看著自家閨女仿佛重複了那位大帝的道路,帶領著羅斯國的勇士一路向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