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笑了笑,不以為然道,
“您多慮了。區區童謠而已,何必當真。如今荊州事務繁多,伊從事就不要為這些民間小事費心了。”
劉禪編造讖語,從來沒有想過能騙過這些荊州高層,她也不信什麼‘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這樣的鬼話可以騙得了魏國官員,讖語,本來就是騙老百姓的。
將來她的性彆一暴露,這些官員們自然都知道這讖語壓根就是她自己編的,但到時候,隻要劉禪權力穩固,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和劉禪一起行騙。
騙著騙著,隻要劉禪真的統一了天下,強大了國家,搞不好他們自己又懷疑讖語是不是真的有了,搞不好他們自己都信了。
伊籍見劉禪輕描淡寫,毫不在意,忍不住諫言道,
“公子,切不可大意啊!
如果有人借童謠起事,甚至說這不是近期的童謠,而是早就有的讖語,到時候又是一場大風波。”
劉禪搖搖頭,
“如今荊州百廢俱興,事務繁多,實在無力去追查這等小事。若是大張旗鼓的去追查,弄得民間人心惶惶,反而不妥。
就這樣吧,伊從事不用再管這件事情了。”
伊籍聽到劉禪這樣說,隻好歎了一口氣,默默地退下了。
公子雖然仁孝忠義,也聰慧過人,可是終究還是年齡太小了,不知道這種事情的嚴重性。
伊籍想到了漢靈帝,當年靈帝也是對民間的張角信徒毫不在意,有人跟他稟告這件事,他也不在乎,最終釀成大禍。
甚至伊籍想到當年靈帝不在乎主要是因為宦官的蠱惑,甚至有宦官本身就加入了太平道,如今公子不理民間童謠,是不是也被身邊人蠱惑了?
這樣的民間妖言,就應該在剛剛傳播之時,立刻追本溯源,隻要高層重視,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可以將源頭找到的。
但是如果不重視,光靠一些查民風的官吏,是不可能查得清楚的。
再過上一段時間,傳得更加廣的時候,就不可能查到源頭了。
到時候就隻能等這個女人自己跳出來作亂才能知道是誰編的妖言了,可那時,戰亂已經起來,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想到這裡,伊籍不免憂心忡忡。
猶豫著要不要給劉備和諸葛亮寫封信,劉禪年紀小,不懂利害關係,劉備和諸葛亮肯定懂。
但是他又怕給劉備寫信,引起劉禪的不滿。
以前關羽在荊州,名分上依然是劉備的屬下,可是劉禪現在是荊州牧後將軍,除了沒有爵位,無論是官職還是軍職,都和劉備並列,荊州的官員,有事就去向益州報告,豈不是打劉禪的臉,同時也打了劉備的臉。
這不是在說劉禪做的不好嗎?
百般躊躇下,伊籍還是放棄了向益州寫信的想法,先讓查民風的官員多注意一下吧。
如果真傳得沸沸揚揚,他相信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自然會通過彆的途徑知道,也用不著他來做這個惡人。
劉禪見伊籍沒有糾纏,也是安心下來。
這兩句話剛傳出來沒多久,現在花費大量人力去追本溯源,是有可能查到自己身上來的,雖然可能性不大。
再過一段時間,就查不到了。
至於讖語的後兩句,‘示之單,入紫宮’,尤其是‘示之單’,劉禪暫時可不敢傳出去。
這幾乎已經是在指名道姓了。
她會在自己的性彆被丫鬟們發現的時候,把這句讖語傳出去。
傳一段時間後,到時候,就算彆人都知道了她是女孩,又能怎麼樣?
這幾句讖語本來就是為了她上位創造輿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