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阿鬥三歲就死了親娘,四歲爹又離開了,七歲養大‘他’的後娘又離開了,沒過多久,疼愛‘他’的諸葛叔父也離開了,輪番打擊下,阿鬥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他’對自己的性彆產生了認知障礙。
因為‘他’又被養在深宅,身邊隻有丫鬟,‘他’覺得自己是女人!
這是諸葛亮對這個問題思索的結論,也是他認為最合理的結論。
對於諸葛亮來說,這個結論太可怕了。
他無論如何也不敢對劉備說。
劉禪不是第一個性彆認知障礙的人,諸葛亮學究天人,早就聽說過這種事,但他萬萬想不到會發生在劉禪身上。
有了這個結論,劉禪的一切行為都變得合理起來,而且,諸葛亮立刻就可以確定,那四句讖語就是劉禪自己編的。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諸葛亮還真的挺佩服劉禪的,‘他’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就下定了決心攬權,關鍵是,‘他’還真的做到了。
尤其是,‘他’聰明,仁義,忠孝,勇武,做的任何事情,都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現在諸葛亮也麵臨著兩難選擇。那就是還要不要繼續效忠劉禪,據諸葛亮所知,性彆認知障礙是要長年累月才能改過來的,甚至一輩子都改不過來。如果效忠劉禪,與效忠一個女人沒什麼區彆。
可是如果放棄劉禪,諸葛亮又有萬般不舍,這個孩子是他唯一的學生,完美的繼承了劉備的所有優點,卻沒有劉備的任何缺點,聰明睿智,智勇雙全,忠孝仁義,諸葛亮堅信阿鬥能夠完成劉備和他們所有人的夢想。
在諸葛亮心中,覺得性彆認知障礙是一種病,劉禪就是病了而已,難道就因為自己的效忠對象病了,自己就要轉投他人,那他的忠誠也太容易動搖了吧?(千萬不要罵我,這裡說聲對不起,作者本人絕對尊重每個人的性彆認知,絕對不會認為這是障礙,更不會認為這是一種病。)
諸葛亮最終決定,先不把自己的結論說出來,先觀察觀察,看看再說。
看到諸葛亮不發一言,其他人更是慌亂成了一鍋粥。
關羽忍不住歎氣說道,
“還是讓我去荊州吧,我要當麵質問阿鬥,為何如此執著於女裝打扮。”
劉備歎了一口氣,
“你去了有什麼用?‘他’已經擺明了不聽我的話了,你去了也是白跑一趟,反而讓你傷心。”
喜歡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請大家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