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收割的地頭這邊,忙碌的人群中,正有10多個人正擠在一台收割機的
田向南也在人群之中,臉上還帶著幾分油汙,神色間也有幾分無奈。
眼下這台機器已經趴窩了,得趕緊想辦法弄好,爭分奪秒的把北坡的這片地收完才行。
而機器之所以趴窩,倒也不是說質量不行。
說起來,這還是田向南考慮的有些不周到。
在收割機的收割效率方麵,他還是有些高估了這年代的技術水平。
雖然表麵上看他們的康拜因收割機,跟後世的小型收割機差不多,可工作效率方麵實在不能比。
後世的一台小型收割機,加上一個熟練的駕駛師傅,一天差不多能收割上百畝麥田。
而且在農忙時期,一天能多乾五六個小時的話,那一天差不多最多能收割150畝左右。
可眼下的這種初代收割機,再加上他們的駕駛員也稍微生澀了些,秋收第一天開始的時候,最多的一個人收割了還不到30畝地。
這個收割效率,簡直就是給田向南在興頭上潑了一盆涼水。
原本他還因為上報的事情高興了一陣子呢,可是這第一天的收割效率,著實讓他很不滿意。
真要這麼算的話,他們那8000多畝地豈不是要收一個月?
好在經過兩天磨合之後,眼下農機組的駕駛員,技術也算是熟練了。
但儘管如此,到今天為止,效率最高的駕駛員一天也不過能收割個60多畝,比後世的小收割機效率差了整整一倍。
就這,還是因為他們青山大隊的麥田都沒有分攏,就等於讓你在原野上隨便跑,才隻能有這個效率。
沒辦法,田向南失望了兩天之後,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
畢竟,眼下這時期,能用上初代的農工機械就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
可惜天公不作美。
自從收割一開始,田向南就已經跟市氣象局那邊打了招呼。
昨天打電話的時候人家還說呢,最多一個星期,周邊地區就有可能會降雨。
因此,田向南這兩天也都在地頭待著,一點也不敢降低效率,甚至晚上都得乾到半夜。
連續趕了七八天,眼下也隻剩下北坡這一片地了,預計還得需要個四五天。
萬一這雨提前來的話.......
可能也是因為這些台機器一直沒歇著,這兩天開始連續有機器趴窩。
說起來倒也不是機器內部的原因,都是皮帶的問題,因為磨損太嚴重,裡麵傳動係統上麵的皮帶總是容易斷。
今天這台機子也是。
他這邊正眼巴巴的看著一機廠的師傅幫忙換皮帶呢,旁邊王三寶輕輕推了他一下。
“書記,那邊又來人了.......”
田向南聞聲抬起頭,見到那輛搖搖晃晃過來的吉普車,皺了皺眉,還是起身迎了過去。
隨著他們這裡上了報以後,開始大規模機械收割,最近縣裡的人沒少往他們這邊跑。
而且不光是縣裡的,包括縣周邊其他幾個大隊的書記啥的,也跟著過來湊熱鬨。
不管是打算過來學習經驗的,還是來瞧新鮮的,反正田向南最近也接待了不少人。
畢竟都是各方麵的領導,怎麼也得給點麵子。
可就在這時,前麵的吉普車也靠邊停下了,隨後後車門一開,一個中年人笑嗬嗬的走了下來。
可見到對方的臉之後,田向南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誒呦,老領導,今兒個這是啥風,咋把您給吹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