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向南.......”
等坐到車上以後,梅書記似乎又想到了一件事,從車窗裡叫他。
“嗯?老領導........”
“向南.......”
梅書記從車窗探出頭對他問道。
“那個包乾包產的事,你是怎麼想的?”
“現在上麵已經有了政策,很多地方也都有正式的文件下發。就連咱們這邊,有那膽大的,也都開始試行著搞了,你們青山大隊是咋打算的?”
田向南聞言搖了搖頭。
“老領導,我們青山大隊還是這樣,不分,繼續吃大鍋飯。”
梅書記聞言點了點頭,並沒有什麼意外。
數遍整個木蘭縣周邊,城北這邊的幾個公社大隊是出了名的富裕,田向南他們,包括陶家壩那邊,不願意分也很正常。
“咱縣裡已經有人開始搞了?”
想著這個事,田向南也好奇道。
梅書記點了點頭。
“城東三裡公社周邊幾個,城南紅梅公社,窪地公社那邊,都有這個意願想搞。”
“上回幾個公社書記也都來找我說了,準備在秋收過後,就開始量地分田,包乾到戶,明年正式實行。”
“他們也說了,外麵安徽河南四川都搞得好,咱估計也差不了多少。”
梅書記說到這裡歎了口氣。
“不搞不行啊,再窮下去,這些公社們都是要掉隊的。”
說著,他看向了田向南,語氣很是複雜。
“你知道去年三裡公社,年結的時候,一個人最多的結了多少錢嘛?”
田向南搖了搖頭。
“20塊錢.......”
梅書記嘴角帶著濃濃的苦澀,豎起兩根手指,吐出了一個數字。
“嘶.......”
田向南聞言也咧了咧嘴。
81年,一年在地裡乾到頭,除了糧食之外,竟然隻結了20塊錢。
他們青山大隊,去年光工錢平均結下來,所有人工資的平均值都能在一千七八百左右。
要是再加上一年到頭發下來的各種福利換算,差不多也有2000了。
一家是一年20,另一家是一年2000。
上百倍的差距,說出來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放心吧,老領導,那幾個公社的那幾個廠子,我已經安排人在弄設備了,明年開春之前肯定能運轉,到時候相信明年的狀況,肯定會好起來的。”
“嗯.......”
聽到田向南的話,梅書記這才笑著點了點頭,隨後車子慢慢離去。
“大包乾.......”
田向南嘴裡念叨了一下這個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詞,忍不住有些感慨。
之所以有這個製度的改變,其實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也就是那10年之內,國內糧食經濟方麵並非但沒有增長,反而還有了倒退跡象。
或許事實證明,大群體勞動並不適合當前大部分的發展環境。
這還是田向南他們老家那邊搞起來的,第一年的包產到戶,搞出來的成績就震驚了全國。
然後又經過這兩年的發展試行,才逐漸開始實施。
這方麵也就不多解釋了。
但是這種模式,在他們青山大隊並不實用。
或者換種說法,他們青山大隊眼下是半工半農村集體,甚至還要偏輕工業重一些,加上內部管理明確,賞罰分明,因此並沒有那種很多拖後腿的情況。
所以,他們的這種集體模式依舊可以持續下去,甚至一直持續了很久。
就田向南所知道的,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很多生產隊乃至公社都保留著當前的模式,甚至一直保留到幾十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