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宋國的變化(2 / 2)

這些夫子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這項公益事業之中,分文不取,隻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文字、明白事理。

在葉嬌嬌雄厚財力的推動以及宋國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夫子們始終保持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努力著。

終於,宋國的百姓們基本上擺脫了文盲的困境。然而,仍有一部分村民,由於經濟條件所限,無法承擔讀書識字的費用,但他們同樣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

哪怕有些人有讀書的天分,但是他們的年齡也大了,需要養家糊口。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繼續向上讀書,考取官名。

於是,他們選擇學習各種實用的手藝和技能,比如種地的技巧。畢竟,即使是耕種土地,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方法的。

值得一提的是,葉嬌嬌還意外地發現了不少奇特的農作物,如土豆、紅薯等,甚至後來連玉米這種外來物種也被她找到了。

當然,這些並非自然生長的植物,也不是向外界所公布的那一樣,從彆的海外或者是荒涼地區所帶回來的種子。而是葉嬌嬌從她神秘的空間中取出的種子。

由於,在這十年間,隨著宋國朝廷不遺餘力地推廣,這三種高產作物已在宋國民間廣泛種植。每個百姓都能吃得飽飽的,曾經困擾人們的溫飽問題也得以圓滿解決。

因為宋國的百姓們都已經開始種植這些高產量的優良品種,所以在這些紅薯,土豆和玉米種植的麵前。葉嬌嬌還是有許多源自現代的獨特小竅門。

她將這些寶貴經驗逐一書寫下來,並呈交給慶遠帝。慶元帝對此高度重視,立刻下令向全國頒布。

各個城池在接到這些實用的種植糧食小技巧後,毫不耽擱,迅速下發給所屬的各個縣城。

當縣衙得知這些信息後,立刻采取行動,下達明確指令:務必將這些寶貴信息逐一摘錄,並迅速張貼至每個公告欄處。

與此同時,官府精心選派一批府衙,兩人一組,深入各個村落,親自宣讀並廣泛宣傳這些實用的種植小技巧。

每一個辛勤耕耘土地的百姓們,都在默默地學習著公告欄上的種植方法。對於那些不識字的人們,他們則會熱情地邀請村裡識字的人前來相助,懇請他們幫忙朗讀,以便大家共同學習。

如此一來,整個宋國呈現出全麵進步的繁榮景象,百姓之間的凝聚力愈發強大,對宋國君主的信任感也與日俱增,一致認定宋國的君主乃是順應天命、受上天眷顧的偉人。

在這種氛圍下,倘若有人膽敢在百姓中間發表對當今朝廷不利的言論,即刻會遭到周圍所有人的圍攻譴責。

不僅如此,就連他所在的村莊村民們也會紛紛怒斥這種行為。更有甚者,連其家族成員都會毫不留情地將此人驅逐出門。

這直接致使所有平民都對宋國的治理讚不絕口,甚至連絲毫動亂都不存在。不僅如此,盜竊和山賊等不法之徒在過去十年間也變得愈發罕見。如今幾乎已經絕跡。

究其原因,乃是百姓皆能衣食無憂,家家戶戶都有餘財。此外,全國範圍內大力推行教育普及政策,即使有人不願求學,也會有專人前往各個村落宣傳並教授文字知識。

正所謂“讀書明智,明辨善惡”,此語絕非無稽之談,實乃至理名言。一些人在識文斷字後領悟諸多事理,不再甘願從事偷竊或得過且過的生活。

就連那些終日宅家啃老、在村莊裡遊蕩滋事的混混們,也紛紛開始學習自己喜愛的技藝,並承擔起贍養雙親的責任。

因為他們已經從書中所學習的道理中深刻地領悟到自己父母的艱辛與不易。而這個國家,這個朝廷,更是給予了他們如此寶貴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