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論“學”(2 / 2)

問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王學洲侃侃而談:“大家顯然都認為是這個意思,我則認為這句話講的不是這個意思。”

“不可能!”

窗外有學子激動地站起身質疑:“如果大人認為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何意?”

“聖人並不是以求‘知’為第一重要的人,相對於‘道問學’來說,聖人更重視‘尊德性’。聖人周遊列國也不是為了去求‘道’的,聖人對於什麼是‘道’心裡很清楚,他周遊列國是去推廣自己的‘道’,要君王們接受他的道。”

“因此,這裡的‘聞’不能理解為‘知’,應當理解為‘達’。《論語·顏淵》篇裡麵,子張有問過聖人: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是聞也,非達也····’,這裡麵子張認為聞和達是一個意思,但聖人認為,聞和達不同,因此這句話在當時應該是臨時措意,而非一般義。”

“在一般的意義上,聞和達是意思相近的一個字,所以子張以‘聞’釋‘達’。‘朝問道,夕死可也’,即‘朝達道,夕死可也’。聖人說的不是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可以去死了,而是說達到、實現了理想,晚上就可以死了。”

“聖人周遊列國,不是為了求‘道’、知‘道’,而是為了達‘道’,推行他的治國之道,實現聖人的治國願望。”

彆說一群學子聽得被震住了,就連縣學的教諭也都有些不可思議。

這個理論和解釋十分新鮮,甚至聞所未聞,簡直推翻了他們之前對《論語》的理解。

他們從未沒想過,這句話還能這樣理解。

“大人這樣說,豈不是有揣測聖人自私自利,隻為達到自己目的之嫌?而且,這種說法,實在是匪夷所思!”

有人是堅決的聖人擁護者,聽到王學洲的話雖然無法反駁,卻又心中不舒服,立即起身質疑。

這話說的十分嚴重,一群人都盯著王學洲看他如何解釋。

王學洲淡定一笑:“所以說,有句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我對它的理解。我的論點,有出處,有論證,諸位如果想要反駁,也可以拿出論點依據來。”

屋內的學子麵麵相覷,質問的人憋紅了臉,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們最高的學問也就是個秀才,對方是個狀元啊!

他的論點有佐證,有出處,有落腳點,他們怎麼反駁?

王學洲看他們不說話,這才說道: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所以我讀書時,每次隻會抱著一個目標去讀書,就比如《漢書》,我讀第一遍,是在看裡麵的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裡麵的用兵之法,第三遍是研究裡麵的人物和官製,數遍之後對這本書就已經熟知了。”

“這是適合我的學習方法,取其精華,掌握本質,去繁就簡,獨立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死讀書,死記硬背,拾人牙慧。讀書應當認真鑽研吸收書中的精華,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如此,方算是有效努力。”

提問的人大受震撼,“所以,這就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王學洲笑道:“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取長補短,多和人交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讀書中找到樂趣,覺得有意思,學的進去,這才是該為之努力的方向。”

“希望兄台能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越學越輕鬆,將學習當成一件感興趣的事情來做,或許這樣有意外收獲呢?”

對方若有所思,有種豁然開朗之感:“多謝大人指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