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看書多了就這點不好,該懂不該懂的反正是都入了腦。
後來他乾脆找魯侍書他們已經編過的史事來看。
不過有一日他在看的時候,發現他們編寫過的一處地方隱隱有些不對,他起身按照年限直接找出了關於這方麵的記載,確認之後向魯侍書指出:“魯侍書,下官剛才看了諸位之前編寫過的史事,對其中一點心有疑惑。”
魯侍書從書中抬首,詫異道:“哪裡?”
“這裡記載‘永寧八年,旱蝗,大饑疫,餓殍遍野’,可下官在這本《前朝軼事》中見到有提及此事,但說的是永年十年,還有這本《晉史》中也曾記載‘永寧八年秋七月,率眾四十萬進擊河東,攻下九郡,獲得生口十二萬五千’。”
“如果永寧八年真有這種天災人禍,不可能有四十萬眾進擊河東,還能獲得如此數量的生口,據《水經注》記載,永寧八年,河東九郡的人口在十四萬眾。”
“由此可見,這裡的時間存疑。”
整間衙房裡的人聽到他的話,立馬全都圍了過去。
看著王學洲指證過的幾本書,都打開翻了起來。
有幾本書來佐證,最後他們確認是這個時間可能是搞錯了,幾人頓時訝然。
“王大人果真是博覽群書,記憶力過人,竟然一下子找出這麼多本有關於永寧八年的記載。”
方編修歎服。
這樣的年紀就坐上了修撰,比他還要高一級,果然沒這麼簡單。
魯侍書深有同感:“真是後生可畏!既如此,那就麻煩王修撰將我們編寫過的檢查一下,找出裡麵記載有誤之處,待我們忙完手中這點兒,到時大家再一起修改過來。”
入職半個月,王學洲第一次在上官口中聽到了對自己的具體工作分配,他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是。”
既是要找出不妥之處,那王學洲自然也就少不了大量的看書,增加對前朝的理解。
所幸他們編寫過的史事不算多,王學洲又用了十天的時間,檢查出了約莫三處錯漏之處,又去書架上找出佐證的書來,讓魯侍書他們心服口服。
也是此時,魯侍書他們也覺出了不同。
“緣何王修撰找書如此之快?”
王學洲微微一笑,將這大半個月的成果彙報了出來,並說了如何分類,如何查找,最快最有效。
魯侍書聽得拍案叫絕:“如此方法,可省去咱們不少功夫!這對咱們翰林院來說大有裨益!本官記你一功!”
“下官不敢當,都是大家的功勞。”
魯侍書喜滋滋的命人將那一名典薄和三名孔目全都喚了過來:“王大人既教了你們辦法,就好好乾,爭取早日將這裡整理完畢,待我們此事完成,我便為你們請功!”
單薄和孔目聽完,麵露驚喜。
他們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獲,感激地看了一眼王學洲,一個個全都拍著胸口保證,一定會好好乾。
王學洲也被魯侍書指派了新的任務,搜集前朝有關鈔關、商稅、稅課數的有關資料。
他按照年限,跟著分類找到了史鈔、載記類書籍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等回家時他才注意到,門口的杏子樹上已經碩果累累,隻待由青轉紅便可采摘。
新買的門房看到他,連忙開門將人請進門:“老爺回來了!”
王學洲點點頭進了門。
剛到院子裡,就看到王承誌坐在門檻上,滿麵愁容。
旁邊的石明蹲在地上,眉頭緊皺,看上去也有些煩惱,隻有一旁的楊禾沒心沒肺,蹲在地上摳泥巴玩。
“你們這是怎麼了?”
王承誌看了一眼兒子,惆悵的說道:“我突然發現,這京城咱們住的起,卻活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