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巴不得多聽一會兒,哪裡還有心思唱反調呢。
.............
郝淮憑實力徹底征服了這些軍工專家。
直到郝淮離開後,那些軍工專家仍坐在位子上,盯著黑板上的數據,在紙上不停演算。
幾個人不時聚在一起,認真討論著。
顯然,郝淮傳授的技術,需要時間去消化理解!
郝淮剛從教室出來,半路上就被邱兆南拉去一起吃飯。
剛坐下,邱兆南便說道:
“三件事,第一,軍費解決了;第二,柏首長讓我跟你商量,用三合一雷達多換十億軍費,怎麼樣?”
郝淮爽快答應。
“放心,這筆軍費隨你調配,我們各部一分不動。”
“第三件事,有點棘手。”
邱兆南遞過來一份資料。
“這是我們海軍的四大軍工廠,當然,跟陸軍比隻是中等規模。除了江東II型是完全自主的,其他幾個廠多少都有些外籍專家。”
“041型是我們海軍的頂級機密,為了保險起見,這事你看怎麼折衷處理?”
郝淮瀏覽著四大軍工廠的詳情。
正如邱兆南所說,除了江東II型可用,其它三家隨便動一家都風險太大。
但江東II型又不能動,以後041型服役後,還要靠出售江東II型回收軍費,這期間還需要新造的江東II型撐場麵。
突然,郝淮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大膽的念頭。
“首長,如果情況不允許,不如……我們再建一個軍工廠!”
再建一個?
邱兆南震驚地看著郝淮。
他想過許多可能性,甚至考慮過調動那些外籍專家,卻從未想過新建一個軍工廠。
時間和資金成本,可不是鬨著玩的。
“小郝同誌,新建一個軍工廠,會不會太過衝動?”
“首長,除了江東II型,其餘三大廠都太過老舊,已遠遠落後於國際平均水平。041型需要更精細的熱處理技術和工程工藝……那三家都不適合。”
郝淮解釋道。
“將來,我們不僅會有041型,還有驅逐艦,還有航空母艦。我們需要更現代化的軍工廠,一個新的屬於海軍的工業體係!”
“而新建的軍工廠,將是海軍新工業體係的起點!”
聽了郝淮的話,邱兆南心中一陣激蕩。
新工業體係,他在柏啟飛口中聽說過,那晚談到海軍的三步走戰略。
本以為還很遙遠,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啟動了。
邱兆南不得不承認,他動心了。
海軍新工業體係的起點,郝淮給他描繪的這個藍圖,太宏偉了。
宏偉到讓他身為首長,也甘願去實現這個藍圖。
但一想到其中會遭遇的困難和曲折,尤其是時間、人員等難題,他還是忍不住開口:
“小郝同誌,我們這一步是不是跨得太大了?”
“當然,你彆誤會,我很讚同你的想法。不過你也知道,我們的時間緊迫。建廠周期、費用,新廠的設備、人員配置……選址就更不用說了。”
郝淮皺眉思考著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