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總不能怪我吧(2 / 2)

“啥?還有?”

老蔡覺得自己快要麻木了。

才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你到底瞞著我乾了多少事情。

“等等,我的頭有點疼,好像要冒出什麼東西來……”

郝淮也不理會,直接說了下去。

“為了讓龍鱗導彈護衛艦更好用,我把對空、反艦的導彈也改良了一下。”

“我把SA-N-7b做了點升級。現在的SA-N-7b1,專門用來打軍艦,打擊距離從原來的109.7公裡增加到了190公裡!”

“而SA-N-7b2則是專門對付飛機的,打擊高度也提高了很多,原來最高能打到3千米,現在提升到了13千米!”

“速度也挺快,差不多能到1.7馬赫!”

說到這裡,郝淮歎了口氣,說:“主要是因為航母快要回港了,我隻能暫時結束研究,給航母做點準備。”

“哎呀——天啊!”

老蔡一聽真的有點上火。

“這下子讓人怎麼活!”

以前船上用的對空導彈最遠也就飛到3千米的高度,對付反艦導彈或直升飛機都還湊合。

但現在一下子飛到了13千米,連航母上的預警機都得提心吊膽。

通常戰鬥機一般也就飛個10-15千米的高度。裝了空地導彈執行任務時還要往下降到8千米以下。

而普通的轟炸機飛的也就是8-12千米的高度左右。

他真想問問郝淮,這東西到底是打算拿來乾嘛?

“小郝,你是想連陸軍的事也一塊兒給搶了不成?”

呃……

郝淮撓撓頭,說:“其實SA-N-7b2生產起來挺費事的。一顆的成本大約是1500萬。不過技術成熟後成本會降很多。”

聽到這兒,老蔡真是啥也不想聽下去了。

原本他們自己研發的SA-N-7除了射程還可以以外,其它都不太行,但一枚也要700萬左右的成本。

郝淮改進後量產,成本大概在900萬左右。

製造費用不僅讓邱兆南頭疼,也讓包括老蔡在內的許多軍工人犯愁。

工藝水平跟外國比差太多,想要降低成本確實有困難。

一些工序國外可能隻需一台設備搞定,而他們則需要三台甚至更多設備才行。

可有什麼辦法呢?技術封鎖之下,與軍事相關的核心技術全靠自己慢慢摸索。

“還有一些其他的改進就不多說了。”

老蔡一個沒站穩,差點栽倒在甲板上。

“嘿,老蔡,你來找我啥事?”

老蔡一拍額頭:“瞧我這記性!大事!真出大事了!”

“彆急,慢慢說。”郝淮安慰道。

“那個鬼子,竟然在咱們家門口畫了個防空識彆區出來。”

啥?防空識彆區?

郝淮愣了一下,最近兩個月一直在軍工工廠閉門不出,外界的情況知道不多。

聽了老蔡一番解釋後才明白過來。

這回鬼子是鐵了心想跟他們乾到底,否則絕不敢這麼做。

“前幾年這些家夥就已經劃了個範圍過來,就在離我們海岸線200公裡的地方。

當時不承認那事兒,再加那時跟美國關係還好,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