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突破,他腦海中此時浮現出了兩張數據麵板。
【05型最高配詳細版——萬噸驅逐艦!第三代驅逐艦!(目前無法升級)】
【11管30毫米‘火焰’速射炮技術詳細解析中(完成度60%,需時227天);
多元相控陣雷達技術詳儘方案(分析進度46%,預計耗時455天);
雙連全自動155毫米前裝火炮技術詳解(完成率58%,時間線:212天);
綜合武裝直升機加載平台技術(進度62%,還需171天);艦載乾擾裝置係統設計全解(進行到54%,剩餘157天);
首尾各112聯裝垂直發射單元配置(進展56%,等待288天);
高強度電子對抗裝備技術解析(同樣進展至56%,剩下193天)……】
【瓦良格號航母詳情展示!注意:可進一步優化!】
【航母近防體係完整圖解(解析已完成100%)、多功能雷達全麵技術說明(也達到了100%進度)、船用動力解決方案全覽(已達目標值100%)……】
郝淮意外發現,徹底掌握了關於航母的關鍵性工藝後,對於萬噸驅逐艦項目的推進效果超出預期。
許多核心技術背後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此,大大提前了大型驅逐艦的研究進度。
本來預想需要六個月左右,現在看起來隻需兩個月就夠了。
不僅如此,他還留意到航母信息界麵上的那個可點擊的‘升級選項’已變得可用。
新型航空母艦的研發將排在巨型驅逐艦項目之後。畢竟路要一步步踏實走,飯也要一口一口慢慢吃。
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未來航母水平先睹為快的好奇心。
他立即按下了‘開始提升’鍵。
緊接著,在新的顯示界麵中,瓦良格號的信息更新了:
【頂級三代航母設計方案——超大型核反應堆動力源、總重150,000噸級巨輪!注:現階段不支持升級】
看到這五個詞,郝淮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如此規模與動力類型的超級航母,哪怕是前世最強國也隻有十萬噸級彆而已。
龍國從未擁有過這種先進的海上力量載體。
即便曾經在潛水領域取得不少成就,但並未涉足核電領域。
如果真的轉變成全核動能版本,則不僅能極大減少運行成本還能顯著增強機動性能。要知道,一次出航單燃料開支就高達數千萬元人民幣;
而且,在電力驅動下,各種設施都能得到最大化利用而無需擔憂節能問題。
核能源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然而當郝淮再次細看屏幕時卻愣住了:
【千發機關炮快速防禦裝置藍圖(現處於40%階段,還需耗時420天),多模式主動式偵察雷達成品手冊(完成比僅為17%,尚餘832個工作日),高精度電磁輔助投送裝置開發路線(剛起步,大約還得等待1088個日夜),超高頻光束武器構造指南(尚在初級階段,指日可待3588個白晝黑夜);三層級火力調控站架構圖紙(已有20%成果,再努力688天即可);艦艇專用輕水堆型核能產生單元結構草圖(尚未動工,整個過程可能持續達4385個太陽周期)...】
相較於之前的雷達型號而言,新提出的多元化偵測設備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