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不少專家的眼睛都紅了(2 / 2)

這讓同代的天才感到無奈和絕望,但也激發了他們的鑽研熱情。

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的學識、眼界和技術接受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對於大家的狀態,郝淮非常滿意。

他立刻將電視機推到一邊,從牆上拉出一大塊黑板。

黑板上寫滿了數據和各種圖表。

郝淮嚴肅地說:

“現在,我們繼續剛才的研究——有源相控陣雷達!”

“隨著我們軍事裝備的不斷更新換代,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應用於陸軍、空軍,甚至是本土防空係統……包括各種戰略、戰術雷達,以及製導和炮位偵查等。”

指著黑板上的圖示,郝淮說:

“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發射饋線由一個行饋和多個列饋組成,每個列饋作為一個功率分配網絡……”

“……經過功率合成後再通過下變頻器、中放和A\/d變換器,轉化為二進製信號,傳送至數字式的行饋波束形成網絡……”

真做筆記。

郝淮親自講課的機會並不多,隻有像龍麟號和光明號誕生的時候,才會將大家都喊來講解核心技術難點。

所以即便手中有郝淮的研究記錄,他們還是非常珍惜這次聽課機會。

畢竟,聽郝淮講授和自己看筆記是兩碼事。

這一點在瓦良格號航母的研究中尤為明顯。

老蔡帶著一群專家拿著郝淮的手稿研究了好幾個月,才大致吃透。

如果由郝淮親自講解,時間會大大縮短。

不過郝淮不看好瓦良格號,摸透其核心技術後就交給了老蔡等人自己去研究。

他總是在向前走,隻有在遇到新技術變革時才會停下來講解一番,不讓其他人落後太多。

17日下午,自由國派來的兩支航母編隊正式抵達中部地區。

全世界都在等待伊斯國何時撤軍的消息。

20日,龍麟號生產線重新啟動,11艘龍麟號緩緩駛入船廠,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技術升級。

同時,重新編寫並通過多方審核的語文、曆史教科書正式出版,將在九月份進入各級學校。

各大教學讀物也擺上了書店的貨架。

7月底,曆時半個月的培訓結束。

軍事專家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海防基地,前往光明號生產線負責光明號的生產。

閒暇時,他們會聚在一起,討論各自掌握的新技術。

8月初,破浪號生產線完成升級,已經開始量產對外銷售的破浪號護衛艦。

8月下旬,升級後的11艘龍麟號重新出廠,再次列裝海軍!龍麟號生產線也開始生產新一代的龍麟號。

同一時期,第二艘光明號下水!

海軍的整體實力再次得到提升!

8月底,陸基版SA-N-7b4空對空導彈和SA-N-7b3反艦導彈成功改良。

得知消息後,張量國親自帶人來到基地。

專機一降落,張量國急切地問道:

“任遠興,小郝在哪裡?”

“司令,郝校官在後山。他已經準備好裝備在那等你們了。”

“快帶路!”張量國催促道。

到達後山,看見各種陸基導彈裝置後,張量國眼睛亮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