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群山連綿起伏,其中有一座山峰高聳入雲,山頂上白雪皚皚,終年不化。
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有一座很小的山,山上有一個小水潭,小水潭旁邊有一個山洞,山洞口有一間草棚子。
草棚子裡麵有人忙活個不停。
山間薄霧彌漫,陽光還沒有出來,兩三聲小鳥的鳴叫突然響起,然後一切又歸於寂靜,好像是怕在這沒有什麼響聲的山林引起注意,不敢再發出聲響。
薄霧還沒有散去,草棚子裡麵的人像螞蟻一樣,離開草棚子往山林裡麵走。
“我們跑起來吧,跑起來就不冷了。”李靜怡說。
於是他們背著背簍,跑過大山坳川,一直跑到大水潭這裡才停下來,歇息片刻,喝兩口水,拔草喂魚之後快步往大雪山的方向走去。
大雪山山腳下很平靜,樹上的小鳥歡快的鳴叫,草木上的露珠在陽光下閃著光芒。
“我們先去前天找到水稻的地方,從那裡往周圍尋找,尋找水稻山薯之類的食物。”李靜怡說。
來到他們之前找到水稻的地方,大家分散開來往幾個方向尋找。
李靜怡先找到一片藏在雜草裡麵的水稻。她把人招呼過來,先把這裡的稻穀先采摘了。
李靜怡把刀給何嬸子,何嬸子用刀割快一些,其他人用手一根一根的扯斷穀穗,往背簍放。
李靜怡沒有扯穀穗,她和李小夏兩個人再去彆的地方尋找,兩個人在幾棵長有肥厚的葉子的大樹下看到一些山薯。這幾棵大樹下的地麵長滿了這種山薯,沒有長彆的雜草和小樹。這些地的土比較疏鬆,顏色偏黑,還有一些沙子混在泥裡。
抓住山薯的根莖一扯一拔,山薯就被扯出來,圓滾滾的,大的山薯有李靜怡的拳頭那麼大。山薯的皮像老樹皮,粗糙不好看。裡麵的薯肉是白色的,蒸熟了,吃起來又鬆又粉,吃得急了還會卡在喉嚨咽不下去,山薯有一種山薯特有的味道。
何嬸子說山薯可以泡過水之後曬乾,砸成粉可以做餅子吃,可以做山薯伏地菜餅,山薯筍餅,山薯蕎葉餅。
李靜怡和李小夏一起在這裡拔山薯,把大大小小的山薯摘進背簍。
要是野山藥也像山薯這樣生長就好了,隻喜歡在泥土的表麵長大。
野山藥如果橫著在地裡長,一拔就是一根,一拔又是一根。
采摘完這一片山薯,李靜怡的背簍裝夠了,不能再裝了,她背不動,李小夏的背簍還可以裝一些彆的東西,不過也裝不多了。
兩個人從剛才沒有走過的地方往何嬸子他們采摘水稻的地方走去。邊走一邊再看看有沒有什麼是能吃的。
“阿姐,那裡,有一些小花很好看。”李小夏說。
李靜怡看向李小夏的手指向的地方。
那山地裡有不少石頭,石頭縫裡麵長有各種雜草和小樹。這些雜草裡麵有一種草開著紫色的小花。
李靜怡他們走近一些,一看,那葉子像韭菜又像蔥。這應該是小蕎頭。
李靜怡拔出來一根,根部的塊莖是白色的像雞腿,很小塊,聞了聞,清香,有些刺鼻。
這裡隻有幾棵小蕎頭,一些葉子都乾了,蔫了,大部分葉子還是綠色的。
一棵小蕎頭挨挨擠擠長了好多根小蕎頭,拔一棵出來,甩掉泥,有一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