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們蓋一個草棚子吧!”李靜怡說。他們最近的經曆足以說明,這裡應該有一間草棚子。
“在這裡蓋一個草棚子,我們在對麵大雪山逃命回來的時候,可以在這裡休息一下,有了草棚子,夜裡我們真回不去,在這裡待著比露天待著好一些。”李靜怡說。
沒有人反對。
現在,蓋草棚子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是很簡單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砍樹樁,削樹枝,找竹子,破竹篾,挖坑埋樹樁,找有茂密樹葉的樹枝……。在這裡他們找到一種很適合用來蓋棚頂的大葉子。割了十幾張大葉子就夠蓋棚頂了。有茂密的細葉子的樹枝用來圍棚子的三麵,他們這個草棚子計劃有一麵是敞開的,什麼都不圍。
東西準備齊全,幾人一起動手搭草棚子的架子,搭好架子之後,有些累。
李靜怡生起火堆,拿小鐵鍋出來,挖一塊雪,煮水喝。
這一次李小夏用竹筒帶了火種。李靜怡不用劃掉一根火柴。
“下一次我們把那個石頭鍋放在這裡,我們就不用把鍋背來背去了。”李靜怡說。
喝完熱水,看天色也差不多到了回去的時候,草棚子沒有蓋完,就留著下一次來繼續蓋。大雪山,他們更不會去了,就滅了火堆,背上自己的東西爬坡上山,回大水潭。
在大水潭,李小夏和李小秋挖開一塊冰,抓到一條大魚回去吃。
蕙嬸子看見他們回來,就很高興,沒有帶山薯回來,也不失望。一問才知道他們根本沒有去大雪山,去到大雪山對麵蓋了一會草棚子就回來了,草棚子才蓋到一半,回到大水潭還抓到一條大魚回來。
“不去就對了,你們走了之後,我眼皮一直跳一直跳,我走到大山坳邊,不見了你們,又追不上你們,又不敢讓小冬一個人去追你們回來。我們兩個人回來,我就一直擔心著。”蕙嬸子說。
李靜怡也不知說什麼好了,把魚遞給蕙嬸子看。
蕙嬸子一看,這條魚起碼有三多斤重,他們七個人能夠好好的吃一頓補一補了。
很快,晚飯就做好了,因為吃魚的原因,要搭配魚,所以他們晚上也是吃比較高規格的飯,米加刺毛薯一起煮的飯。
這條魚可能是不怎麼遊動的原因,長得很肥,魚肉很鮮嫩。
“多分劉青蒿一塊大的好的魚肉給劉青蒿補一下。你們有沒有意見。”李靜怡問。
沒有人有意見,於是劉青蒿額外得了一塊大塊的,多魚肉少骨頭的魚肉,用來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