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嬸子知道三嬸他們初來乍到,應該是沒有刺毛薯的,可能見都沒有見過刺毛薯,李靜怡他們,還是翠嬸子教會他們認識刺毛薯的。
“三嬸,我可以給你們五個刺毛薯,讓你們種,多的的我也給不了。不過你們也不用灰心,這附近的山林裡麵有不少的刺毛薯,雖然大部分刺毛薯被凍死凍壞了,但總會有一些能夠扛得過冰雪的寒冷,過一段時間它們就會在山地裡麵生長出來。到時候,我們可以去山林裡麵找一些回來種在自己的地裡。”翠嬸子說。
三嬸跟著翠嬸子去拿刺毛薯,想看看刺毛薯長什麼樣子。
她們兩個人回去和他們自己人商量去了。
第二天李靜怡他們決定去大雪山看看。
李靜怡覺得就算去一天挖回來半背簍的山薯,那麼他們出去這一天就是值得的。
這一次去大雪山,和李靜怡他們想的差不多,可能大雪山的其他地方不適合生長大葉子樹,他們走過很多地方,既沒有遇見野獸,也沒有遇見多少大葉子樹,隻有少得可憐的幾棵大葉子樹,大葉子樹都開始生長出來新的樹葉了,山薯的嫩芽都有一個手指那麼長了。發芽生長的山薯,變得比它們原來瘦小了一些。李靜怡懷疑,這個時候的山薯可能營養方麵也是不怎麼好的。不過比找不到任何東西要好一些。
這天晚上,李靜怡他們七個人背著半背簍的山薯,一背簍的伏地菜,回到草棚子,已經是到了半夜時分了。
第二天,李靜怡感覺最近的天都會挺不錯,李靜怡他們把最近挖到的刺毛薯削了皮,用桶裝著,泡上水,泡兩天之後拿起來曬乾,曬乾之後,存放起來吃。相比起吃新鮮的山他們更喜歡吃曬乾的山薯。曬乾的山薯還可以捶打成碎粒,用來煮伏地菜糊糊吃,吃起來很好吃。過一段時間,有彆的野菜,也可以用彆的野菜和山薯碎粒煮野菜糊糊吃。
還可以把山薯砸成粉,用粉跟各種野菜一起,做野菜餅子吃。
三嬸過來串門,看見李靜怡他們泡在水裡麵的山薯,知道他們是在大雪山找到的,就請求李靜怡帶他們去找一次,認識一下。
翠嬸子也說要跟他們一起去,所以這一次去大雪山找糧食的有很多人。
李靜怡把他們七個人分散開,三個人帶翠嬸子他們找山薯,四個人帶三嬸他們找山薯。
現在這些地方這麼少山薯,李靜怡都擔心一棵山薯都找不到。
還好兩個隊伍都各自順利找到幾棵發芽生長葉子的大葉子樹,挖到了樹下的山薯。山薯這麼好找,這麼好辨認,三嬸和翠嬸子都說一次就知道怎麼樣找山薯了。
這一次,這一大隊人馬也是到了半夜才回到小水潭這裡,因為都找到了山薯,大家都很高興。
三嬸他們之前在大雪山轉悠了好幾天,隻找到一些野菜,以為李靜怡說的糧食就是隻是野菜,沒有想到真的有糧食。雖然糧食並不多,但總比沒有要好。他們可以用這些山薯混著野菜煮,比光吃野菜好不少。
三嬸覺得他們來李靜怡他們附近住,真的是很不錯的決定,他們不緊能夠找到現在急需吃的糧食,還能種上以後吃的糧食。這在以前,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