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怡他們用了很多天時間才鋤出來兩塊地,一塊地用來種刺毛薯,另外一塊地用來種紅葉菜還有綠蕎菜。
除這兩種野菜,李靜怡還看見了一種爬藤,這種爬藤的葉子可以吃,這種爬藤不怕冷不怕熱,不分季節都能生長,如果李靜怡他們種了這種爬藤,那些爬藤葉子會多到吃不完。
種完這兩塊地之後,李靜怡他們把稻穀撒到踩成泥漿的田裡,這時天氣挺暖的,蕙嬸子擔心天氣還會變冷一次才能真正熱起來。
那怎麼辦?等天真正熱起來才把種子撒下去?
他們商量在撒下稻穀種子的水田上方,蓋上草棚子,七個人去找木棍和竹篾,在水田上方搭上架子,準備好了可以蓋在架子上方的草簾子。
蓋好草簾子之後幾天天氣暖和,春風拂麵,稻穀已經發芽。
蕙嬸說他們蓋了竹篾架子,可能白費力氣了,天氣暖和用不上,挺可惜的。
誰知道這一夜竟然刮起了冷風,第二天起來,蕙嬸子就說天變冷了,他們該去把草簾子蓋在已經長出來一張葉子的稻穀苗上方。
劉青蒿和張南星去把草簾子蓋好了,蓋了兩層。然後到這一天晚上的時候,外麵的草地已經結上冰了。
這一次寒冷隻持續了八天,然後開始一點變暖。這一天陽光明媚,李靜怡他們出去把稻穀苗上方的草簾子掀開,發現裡麵的稻穀苗又長出來一張葉子了。這些稻穀苗都沒有被冷死,還長高了。
接下來是忙忙碌碌的日子,把所有水田整理好之後,李靜怡他們的穀苗生長得挺高的了,把穀苗拔出來,一行一行插到水田裡麵,就可以等著收割水稻了。
這一次,小水潭兩邊的所有人家都種了不少地,種了不少水稻,如果他們種下去的莊稼能順利生長,能有不錯的收獲,他們這一年甚至下一年都不用餓肚子,都會有糧食吃。
所有人家種下的水稻生長得很好,轉眼就到了水稻開花結稻穀的日子。大家越來越不喜歡去山林裡麵找糧食,更加喜歡去給地裡的作物鋤草施肥,趕蟲子。
大雨來的時候,一點預兆都沒有。大雨籠罩在每一座大山,到處了雨蒙蒙的一片,分不清天空和山林,似乎在山林的樹上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天空的雲。
蕙嬸子說要是能讓一個人爬到天上去,把一個側翻的水盆子扶起來,雨應該就會停了。
天上有一個裝雨水的水盤子,被一個粗心的看管水盤子的神仙碰歪倒了,他自己還不知道自己闖禍了,他還回去睡覺了,這一睡就睡了一個多月。
李靜怡他們眼睜睜看著所有的旱地還有水稻田被水淹,後來被雨水衝刷來的泥沙埋了,開花的水稻就這樣被水淹死,被泥沙掩埋。
李靜怡他們自己能做的就是去疏通屋後的排水渠,保證他們的兩間屋子沒有被水衝走,沒有被泥沙掩埋,他們每天都要修補屋頂,蓋上更多的稻草,保證沒有雨水從屋頂流下來,保證他們放在屋裡的木柴是乾的,他們能有木柴煮東西吃。
大概四十天過後,雨終於停了,所有人已經知道屋子附近的田地的莊稼全部沒有了。他們一起走進到膝蓋高的泥濘裡麵,一步一步,艱難的往小山穀走去。
後來他們發現他們應該從半山腰走進去,而不是走平時走的在山穀底的路。
走到半山腰的樹林之後,大家發現從這裡走確實不用走進那麼深的泥濘裡麵,這裡的泥漿隻到小腿肚子那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