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吃得飽,晚上睡覺的也沒有感覺到寒冷,睡得很沉。他們再一次感慨他們做的準備還算充足,他們聽信了那個傳言,儘量多的收集了各種能吃的糧食,還蓋好了能保暖的屋子。
如果他們聽到那樣的傳言以為是瘋子亂說,蠱惑人心,是不懷好意的人故意引得人心惶惶,他們什麼準備都不做,不蓋屋子,不去山林尋找野菜蘑菇等吃的糧食,他們現在就不會有這麼幾間屋子居住,不會有堆滿半山洞的野菜乾蘑菇乾草藥乾。
總之,夜裡睡覺的時候,他們都感激曾經的他們相信了那些傳言。
第二天一早,煮的早飯依然是刺毛薯和野菜,這一次把刺毛薯去皮,切成塊,加伏地菜乾下去一起煮,煮熟出來一鍋看起來不怎麼好吃的東西,不過聞起來還是很香的。伏地菜乾煮熟之後有一股野菜的清香味,還有一點苦味。刺毛薯煮熟之後軟軟糯糯的。每個人都能吃三碗。
吃完早飯之後,劉青蒿和張南星堅持要出去外麵挖雪,李小夏和李小秋也去。
他們四個人計劃去清理門口的積雪,把積雪運到空地外麵,扔到水田上麵,扔到樹林裡麵。
四個人出去乾活,外麵傳來鋤頭挖雪的聲音,唰唰唰的聲音,然後過了半個小時才沒有沒有了動靜,他們四人推門回來,一言不發,他們被冷得身體動不了,說話都說不了,已經再也乾不了活。
蕙嬸子煮了熱的清心草藤水給他們喝,用黑火炭生起火炭盤子,給他們烤著取暖,半天時間都不用,蕙嬸子煮好午飯的時候,他們四個人身體能動了,人能說話了,臉上恢複了血色。
午飯吃的是竹筍乾煮野山藥,相比刺毛薯來說,野山藥對身體更好一些,更有營養,能補身體,蕙嬸子想著他們出去冷了那麼長時間,需要吃一些補身體的野山藥。
蕙嬸子給他們煮的是每個人三碗的量,讓所有人都吃得飽飽的,劉青蒿張南星他們甚至可以吃四碗,每個人都吃三碗之後,鍋裡麵還有剩,他們兩個人還能吃得下,兩個人就把剩下的分了。
她內心有一個隱秘的想法。現在吃到自己嘴裡的這些才是自己的,省著不吃,可能突然有一天他們所有人都會沒有預兆就死了,這一天她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總之她覺得這個世道,沒有一天安穩日子,一個人隨時都可能倒下,然後再也站不起來,眼睛再也不能睜開,鼻孔再也沒有氣出,那剩下來的那些糧食,就很可惜了,不知道便宜了誰,也可能留在山洞裡發黴,既然這樣,還不如他們現在多吃一些,不要虧待自己。
本來蕙嬸子應該捂住糧食,不讓大家吃那麼多,這樣可以讓他們吃長時間一些,活的久一些。
蕙嬸子這樣的反常舉動,引起了李靜怡的注意,因為以前的蕙嬸子不是這樣的。
李靜怡提出來,他們現在不用去乾活,隻在屋子裡麵待著,不用乾重活,他們一頓可以吃少一些,一天的糧食可以吃兩天,那他們的糧食就可以吃到天氣變暖,天氣好轉,地裡生長出來野菜,地裡重新種出來莊稼的那一天,山林裡麵的果樹重新生長出來果子。
其實李靜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惡劣的氣候會改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變回來正常,不知道他們一山洞的食物能撐多久。不知道情況會不會變得更壞。
不過她隻能這樣說,說可能不久之後,天氣就會變暖,厚厚的積雪會融化,他們能夠走出這屋子,出去乾活,去種地去山林裡麵找野菜。
其他人聽了,也同意李靜怡的說法,這個時候他們不能想吃多飽就吃多飽,他們應該每天吃最少的食物,能保命就行,然後他們活的足夠長,就能把這一場災難熬過去。
蕙嬸子悄悄擦掉滑落眼淚,既然大家都說可以熬過這一場災難,願意吃少一些願意挨餓,那她以後煮熟就救不用猶豫不決,要活下去,省著糧食吃應該不會錯,不過蕙嬸子覺得不能按照劉青蒿他們說的,吃幾口保命就行,他們還是要吃七分飽,多加一些野菜加一些水,要吃到七分飽。
說到尋找新的食物,大家暫時沒有彆的辦法,現在他們還不懂得在雪地裡裡麵尋找可以吃的食物也不知道雪地裡還有沒有能吃的野菜生長著。以前他們在雪地裡能挖到雪見菜,以前沒有現在這麼冷,現在這麼冷,不知道雪見菜能不能生長出來。
大家說起雪見菜,就想起那三棵丟失了的一種能在很寒冷的天氣種活的不認識的雪地薯。
要是他們有那三棵雪地薯該多好,可是很多天以前已經在山林裡麵丟失了,再也找不到,現在李靜怡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它們的樣子。
劉青蒿說他們可以試著在茫茫雪山中尋找那一群人,他們一定會種那種雪地薯,他們出發去尋找,一定可以尋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