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他們的屋子在這一場大雨中有雨水滲進了牆壁,把牆中間的乾草弄濕了,然後屋子就不能保暖了?這是一個猜測。
如果是屋子的牆進水濕了,讓屋子變得不暖了,他們想把屋子烘乾。於是他們在做飯吃這一間屋子放了一個火炭盤,他們的想法就是讓火炭把屋子烘乾,把被雨水浸濕的牆烘乾,把濕掉的乾草烘乾,把屋子烘乾之後,屋裡麵應該能夠變回之前一樣暖。
放了一個火炭盤放了挺長時間,火炭都燒儘了,滅火了,屋子還是沒有變暖回來。火炭盤燒著的時候,人站在旁邊能感覺到暖。可是等火炭盤燒完,然後感覺到的那一點暖也消失了
大家都有些擔憂,如果他們的屋子不再是暖屋子,那接下來他們怎麼辦?怎麼扛過這嚴寒?
李靜怡說再多放一個火炭盤子烘一下屋子試一試,這一次放了兩個火炭盤子,火炭盤子滅了很久之後,他們並沒有感覺到屋子有什麼變化。
李靜怡猜測,屋子濕了應該不是用一兩個火炭盤子烘一烘就能烘乾,可能需要熊熊大火,可是這樣會把他們的屋頂都燒光。。
一時之間,他們也沒有辦法能夠一下子把濕掉的屋子的牆壁和乾草烘乾。
李靜怡跟大家說,這一間屋子他們平時用來煮飯燒水,平時燒火比較多,可能過一段時間屋子就被烘乾了,然後他們的屋子會變回暖屋子。這個要慢慢來。
這一天夜裡睡覺的時候,大家都因為感覺到冷睡不著,輾轉反側。
第二天起來,蕙嬸子說屋子變冷應該有另外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屋子的牆被雨水浸濕了,不能保暖,另外一種可能是天氣變得比以前冷了。
蕙嬸子覺得是天氣變冷了這個可能比較大,原來天冷的時候原來穿一件厚衣服可以,現在天變得更冷,要穿兩件厚衣服才行。
蕙嬸子覺得這不是用火炭盤烘屋子能解決的,他們要在屋子外麵再建起來兩麵能保暖的牆才行。其他人也同意蕙嬸子的話,本來他們覺得自己的身體變得能夠忍耐寒冷了,可以在外麵乾活久一些,不過現在看來,他們又不行了,出去一會就被冷得打哆嗦。不是他們身體變差了,應該是天氣變得更加的寒冷,比以前冷。
真的是天氣變冷了?這是一個不好的猜測。他們打算再出去外麵感受一番。
然後他們開門出去站在寒風中,過不了多久個個都打著冷顫回來,才站了很短的時間,他們就受不了了。
蕙嬸子剛才的話讓大家都沉默下來,他們需要新的石頭牆,把原來的屋子包裹起來,這個時候,怎麼能夠砌得起新的的一間屋子把原來的屋子包裹起來?做不到,石頭沒有,要去樹林找,他們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乾草沒有,他們之前割乾草的地方估計已經一根草都不剩來了,估計已經全部毀了。
想來想去沒有辦法。
李靜怡想到在屋裡生起火炭盤總比沒有好,火炭盤不能讓屋子暖起來,可是可以讓人暖一些。這樣來說,他們會需要更多的火炭,還有更多的木柴。
他們的屋子裡麵但凡有空隙的地方,能放木柴的地方都放了木柴。屋外的木柴已經全部被雨水澆透泡濕,要等太陽出來曬乾才可以燒,可是什麼時候才能曬乾呢?因為天氣冷的原因,濕木柴現在都已經結冰了。
李靜怡說他們的木柴都要省著燒才行。
李靜怡想出來一個辦法,把一些木柴抱進通往廁所的短短的過道,等木柴上結的冰化了,木柴不滴水了,再把木柴抱到他們住的屋子,放在燒火灶不遠處,每天煮完飯燒完水,放一些木柴在灶孔上方烘乾。這樣慢慢積攢一些可以燒的乾木柴。
計劃定下,立刻劉青蒿走出去,抱一抱濕木柴回來,張南星也抱一抱濕回來放在那過道裡麵。他們不敢把木柴放進住的屋子,怕屋子變冷。
第二天看見冰凍的濕木柴已經不滴水了,就抱到煮飯的屋子放著。讓它們晾乾,還有有火的時候就烘一烘。
每天他們都有一個活,煮完飯之後要放木柴上灶上麵烘木柴。
這些天天氣變冷了,他們一站出屋外,人一下子就受不了,所以他們也不出去看雨後的情況了,怕冷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