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來得及的。
知道對方真實麵目之後,陸淑芬那是一點都沒有耽誤,罵夠了覃豐茂,就風風火火的帶著父女倆回了家。
也不先考慮其他,回家叫上覃英華,就衝進覃家,找覃大江算賬。
算完賬,趁著天黑,就上了周家。
最後結果自然不用說,親事退了,周家也沒敢在外麵說什麼,隻是說了雙方都不太滿意,就退親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陸元青才放心了下來。
隻是,轉頭就知道了陸淑芬拜托了媒人,繼續給覃英鳳相親。
對此,陸元青表示隻能用以下……六點來形容!
不過,他也沒有時間去操心這麼多。
就算覺得陸淑芬和覃豐茂像是走向了一條必走的彎路,他也不好說什麼。
什麼還小,還不急這類的話,是不適合用在現在來說的。
而覃英鳳有了這次經曆,下次想必有什麼想法,絕不會顧及太多,早點說出來,事情都能解決。
關心其他,還不如關心了今年的秋收。
作為乾什麼都要被大隊長帶著一起的陸元青表示,他忙得不行。
村裡的豬場也日漸擴大,不過現在完全是不用擔心出售的問題。
公社的豬場,和縣裡的豬場,都盯著他們村裡的養豬場,每年養的大肥豬都要爭搶著要。
不得不說,養豬兩年了,一年兩輪,村民們都吃到養豬帶來的紅利。
日子過得不錯,氣色看著都好了不少。
對此,陸元青他那已經很有的提議,再次說了出來。
“啥?”趙忠才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你說你想要在村裡建一個竹器廠?”
廠啊!村裡建廠啊!多麼神奇的提議,趙忠才連續問了好幾次,都得到陸元青笑著點頭的回應。
“趙叔,彆緊張,你聽說給你說!”陸元青也沒有想到他這麼大反應。
畢竟,有了養豬場作為前提,趙忠才的接受能力再怎麼也該提高了吧!
可是,現在看來,他還是高看了他。
不管怎麼改變,這點聽到提議,就無法接受的樣子,還是這個樣子。
不過,陸元青有了兩次經驗,現在是半點不緊張,反而笑著解釋道:“也不是說非要建一個什麼大廠,像縣裡那種廠,讓村民們統一服裝,同一時間上工的這種廠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農民首要的還是地裡的糧食。”
趙忠才斜了他一眼,“你記得這點就好!”
趙忠才就擔心陸元青看著村裡因為養豬場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忘了他們作為農民,最在乎的還是糧食!
陸元青撇了撇嘴,道:“我怎麼可能忘記,但是趙叔,當初我們可是說了的,要讓村裡的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
趙忠才一看他的架勢,整個人就無語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