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又遇上老熟人了,這回的老熟人是顧含章。
兩人許久沒見,一見麵顧含章就問起沈清菌子的事。
沈清知道顧含章看不上她這點蠅頭小利,也就沒避諱,把自己的想法和顧含章簡單說了說。
顧含章是個聰明人,聽了一兩句就明白了沈清的思路,還給沈清指點了一下。
“新鮮菌子烘著乾貨確實有利可掙,但要想讓利潤翻上更多倍……倒是可以把東西運到青州外的淮州和啟州。”
大齊雖然文化上與華國曆史上有重疊的地方,但地理位置和華國卻是完全不相同。淮州和啟州都與青州接壤,兩個州位於青州北部,氣候都相對乾燥一些,不是菌類的主要產地。菌子的價格隻要到了那邊,立即就能翻上幾翻。這生意不是沒人做,但限於運輸成本,做的人也就少了。
沈清初來乍到,自然不可能比顧含章更加了解,聽顧含章介紹,心裡慢慢就有了想法。
現在的她沒有這個財力物力,把自己的乾貨遇到青州以外的地方去,不代表以後沒有。
乾貨這門生意她是要乾下去的,如果是這樣就必須擴大生產規模。這樣一來,就不能單靠天生地養的野生菌類了。
往後走,就要自己搞種植基地,建更多的“土灶”,甚至還要有自己的運輸商隊!
當然,剩下的事她不能和顧含章說。按她現在的情況,在顧含章麵前說出這種話,無異於在吹牛。
沈清是個實乾派,不喜歡說沒把握的大話。萬一她這輩子的新的職業生涯遭遇滑鐵盧,她的臉往哪裡放去?
不過沈清也確實沒想到,顧含章的思維居然這麼靈敏,她稍微把後世的商業模式說了說,顧含章就立即反應過來了。
顧含章給沈清上了一課。
哪裡都有高手,不能因為人家是古代人,就輕視了他們。
兩人一陣沉默,顧含章主動開口詢問,“已經午時了,沈姑娘可用過飯了?”
沈清搖搖頭,肚子一陣咕咕叫,“我是和我娘一起來的,要等我娘一起。”
要不是張秀娥還陪著張嬸子在回春堂看病,她已經撂下趙嬸子自己回村了。
她有心回書鋪去看看張秀娥到了沒,又怕趙誠和許子明還在那等著自己,隻能在街上晃蕩。
顧含章目光掃過沈清手碗上的指印,“既然是和張嬸子一起來的,不如提前把東西買了,趁早回村裡去才是。”
沈清也是這個意思,這不半路上遇到顧含章了嗎?剛才她不好扔下顧含章去買布,現在顧含章自己提出來了,沈清也就沒那個顧慮了。
隻不過,沈清的意思是她自個兒買就成,沒想到顧含章卻跟了上來。
布莊掌櫃見沈清有人陪著,把店裡幾匹好看的料子都拿了出來,一個勁兒地推薦。
也得虧沈清身上有些小錢,足足付了二兩銀子出去,給她和張秀娥每匹各裁了一身衣服的料子,還不算把她的銀袋子掏空。
“姑娘真是有眼光!”掌櫃笑得臉上開花似的,“姑娘要了這麼好看的料子,怎能沒有拿得出手的首飾?小店裡也賣首飾,姑娘不如帶幾件回去?”
沈清一聽也覺得對,現在她和沈家沒關係了,總不能再和以前似的裝窮。她和書院做生意的事傳得滿天飛,就算想裝也裝不了了。與其委屈自己過苦日子,不如好好享受享受。更何況就到這份上,在沈清眼裡,還夠不上享受的格呢!
掌櫃一聽,立即帶著兩人去後院。沈清看了店裡壓箱底的首飾,金銀的都有,樣式果然都很不錯。
沈清當場給張秀娥選了隻金鐲子,細是細了點,但首飾這種東西不會貶值,以後有錢了換多大的都行。
選完了張秀娥的,沈清正要看看彆的,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顧含章突然說道:“沈姑娘不妨看看這對耳璫。”
耳璫就是耳環的意思。
沈清走過去看,發現這是一對紅燦燦的石榴石耳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