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花神三問(2 / 2)

“花朵被摘下製成濃醇的香水,花莖則被割斷作油燈的芯髓。”

“古往今來多少情人因她迷醉,赤旄的君王也傾慕她的雬美。”

“可是薔薇卻又何曾思戀過誰?不過是伴著新月和晨露枯萎。”

大慈樹王這對於花神提出的第一個謎語,其答案則是又蘊含了另一層深意,核心之處仿佛在將薔薇比喻為花神,其落於沙海之上庇護子民所做的一切,以及其與赤王之間的愛恨糾葛,和花神隱藏在深處的心思,似乎都在此刻被布耶爾給挑明了。

而花神顯然也從中聽了出來,心中暗暗讚許,姣美的容顏卻依然平靜如故,她不動聲色的上前一步,向著大慈樹王說出了第二個謎語。

“徹知的君王啊,你確實已經答出了我所說的第一個謎題。”

“但是,從星辰到深淵,這世上仍然有無數難以解釋的奧秘。”

“徹知的君王啊,若是你的智慧真的與人們的傳說不差毫厘,就請你像回答第一個謎題那樣,回答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什麼東西從地升天,又從天而降,無人曾目睹它,它卻將一切覷望;其上恰如其下,其下與其上相仿,卻隻可自上而下,不可自下而上?”

對於這個問題,大慈樹王也是仔細聆聽,隨後又思索了一番,方才給出了答案。

“你說的是高天立定的正法,原初之時便鑄成的神聖規劃。”

“世間無人目睹過永恒的律法,律法卻總是將世間萬物統轄。”

“隻可俯伏尊奉穹靈的伐梨那,切不可僭縱誇逐詐諝與智差。”

“若是膽敢將那禁忌之術仿拓,唯有劫滅等待在睿識的畛崖。”

而這份答案,大慈樹王顯然不僅僅隻是回答了花神提出的謎題,也是從花神瑪莉卡塔的謎題當中,看出了她的想法,曾目睹星辰又見證深淵,此刻的花神顯然已經有了異心,這個問題既是想要從大慈樹王口中得到答案,也是對於樹王立場的試探。

隻不過,相對於花神瑪莉卡塔,大慈樹王則是要沉著冷靜一些,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也警告了一番花神瑪莉卡塔,原初的那一位其徹知的睿識與不可力敵,高天運行立定的正法與神聖規劃,不可違背。

隻是,見識到了大慈樹王的智慧,雖然立場有些不同,但如今總歸還是從她那裡得到了答案,證明了其智慧與能力,會是一個很好的盟約之人。

至於立場問題,未來盟約之後,或許終歸有一天,大慈樹王也能夠理解的吧?

是以,花神聽了這個答案就要歡喜,姣美的容顏卻依然帶著冷意。她輕輕俯身向全知之人行禮,向著王女問出了第三個謎題。

“徹知的君王啊,你確是掌管著星辰與深淵的一切敏黠,但是,這世間並非隻有須臾之物,更有稱得上永恒的熒華。”

“徹知的君王啊,若是你的智慧真的與人們的傳說分毫不差,就請你像回答第二個謎題那樣,回答我最後詢問的這些話。”

“什麼東西無法抵禦箭矢,卻能抵禦毀滅。”

“什麼東西無法摧垮盔甲,卻能摧垮城郭。”

“既不屈服於高天的使者,也不屈服於地上的萬國;無論是諸神還是邪魔,傾儘全力也不能將它勝過?”

花神瑪莉卡塔顯然並不認同原初的理念,直言世上並非隻有高天的神聖規劃可以讓提瓦特繁華,見識過第二王座,其帶來的突破桎梏的妄想,顯然已經成為其信念,認為那是能夠令提瓦特邁入永恒的熒華。

一番話,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也有引誘大慈樹王與其一同,站在這個立場之上的意思,但卻沒有深入細說,反而提出了第三個謎題。

“你說的是永無窮儘的智慧,正是它將屬於我們的文明扞衛。”

“它將如小草一般死而複生,又將如星辰一般永世不毀。”

“縱然時間在其腳下卷起沙塵,千萬年後它卻依然如那人一般。”

“人們終會因它回歸而歡欣,而它也必將因他們重生。”

對於這花神瑪莉卡塔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布耶爾並沒有在此處明說,隻隱晦的提到了那個人,仿佛是什麼禁忌一般。

大慈樹王回答了三個謎題,沒有一個是能難住她的秘密;花神瑪莉卡塔聽過她的話語,不由對布耶爾佩服的五體投地。

“仁慈而又徹知的、永無窮儘的君王啊,你的智慧確是要遠遠超過人們的傳說。”

“你的眷屬多麼幸福,你的臣民多麼幸運,他們竟能在你的身邊,悉心聆聽你的教誨。”

花神瑪莉卡塔站在布耶爾麵前,仿佛所有的心思和想法都被看穿點明,是以對其智慧之神的名號表示讚賞與佩服,若是能夠與其訂下盟約,有了布耶爾的加入,想來自己的那些想法也能夠實現。

縱然此刻立場並不相同,布耶爾也並不讚同自己的做法,還通過答案隱晦的告誡了自己一番,但顯然花神也並不想放棄,想要得到布耶爾的幫助。

不過,念頭一轉,又想起了昨天宴席之上,布耶爾提到的來自璃月,智慧實力不輸於她的易麟,此刻也有心想要對其考驗一番,看看是否真的如大慈樹王所說的一般。

“那麼,不知這位來自異國的神明,對於我方才提出的三個謎題,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呢?”

而麵對花神瑪莉卡塔這突如其來的做法,易麟也是挑了挑眉,隨後輕輕搖了搖頭,開口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於瑪莉卡塔閣下方才提出的這三個謎題,布耶爾已經給出了完美的答案,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補充了。”

“隻不過,此刻我倒是有句話想要送給瑪莉卡塔女士。”

“哦?願聞其詳。”

“天行有常,不為你而存,也不因你而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我想你應當知曉,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